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文化服务
站内搜索:
首页 > 文化服务 > 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庆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7日     来源:betvlctor伟德官网     点击量:      字体:T T T

总体概貌

安庆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市辖区面积1.54万平方公里,现辖一市七县三区,即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七个县和迎江、大观、宜秀区三个区,总人口610万人,其中市区72.7万人。

历史沿革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到庆元元年(1195年)“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府名。安庆古名“盛唐”,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枞阳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别名“宜城”。

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知府黄干“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端平二年(1235年)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复筑宜城为新安庆府”治(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从此,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同时又是安徽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安庆单独建市,是皖西南的中心城市。

人文历史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济盛,文物丰富,是沿江北岸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考古发掘资料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此劳作、生息、繁衍。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古名“盛唐”(前106年)起,至今已有2100多年;以“安庆”名问世(1147年),沿用至今已达860年;自南宋筑城作府、县治所(1260年)以来有740多年,其间1760年-1937年为安徽省会,长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近现代史上,太平军三克安庆、石达开安庆易制、安庆保卫战,徐锡麟起义,熊成基起义,安徽“六二”学潮、驱逐省长李兆珍、推翻省议会,1927年的“三·二三”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安庆发生。

安庆是中国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云集了诸如徐寿、华衡芳、李善兰等中国一流的科学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安徽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都诞生在这里。

 

名胜古迹

 

张四墩遗址

坐落于市郊白泽湖乡三义村。遗址由4块台形地相连组成,总面积2.1万平方米。

出土器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锛、石斧、石铲、石球、石镰、石璜、石网坠等。陶器有鼎、釜、罐、盆、杯、网坠、纺轮等,以红陶、灰陶居多,纹饰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显示出较高的制陶技艺。遗址叠压两个文化层,距今有7000多年的历史,是安庆历史悠久的印证。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夫子城遗址

位于安庆市皖河农场龙口村,现存面积约1.5万平方米。

该遗址地层堆积的下部属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发现了11座土坑竖穴墓及灰坑、柱洞等遗迹。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玉器、石器等,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鼎、豆、壶,另见有较多彩绘陶。夫子城遗址的文化性质属薛家岗文化,年代相当于薛家岗遗址第二期,它的发掘,为薛家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迎江寺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沿江路。古称护国永昌禅寺,又名万佛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明万 历四十七年(1619年),邑绅阮自华募资重修。殿宇华丽,气势恢宏,为沿江名刹。

寺由殿、堂、阁、楼、房、塔、园等组合而成,占地2.2万平方米。临江的山门上嵌有清光绪帝手书的“迎江寺”3个楷书金字,雄浑稳健,光彩熠熠。汉白玉石的门券上嵌有四爪神龙浮雕,翘首扬尾,势若扑江。山门左右各有一只大铁锚,重约3吨。步入山门即为天王殿,弥勒佛端坐神龛内,四大天王分列两侧,神态各异。拾级28阶而上,为赵朴初手书匾额的大雄宝殿。殿内,如来佛慈眉善目,阿难、迦叶祥和稽首;文殊、普贤、观音、地藏4大菩萨和药师大佛、阿弥陀佛及降龙伏虎十八罗汉,各具神韵,栩栩如生。后为毗卢殿,供奉神佛毗卢遮那和帝释、大梵两大天王。殿后是四海龙王朝观音的“海岛”群雕。第四殿为藏经楼,珍藏有明光宗敕赐描金《妙法莲华经》和素描观音大士像等瑰宝。全寺供奉佛像近500尊,还有清乾隆帝、西太后慈禧所赐金字匾额“善狮子吼”和“妙明圆镜”等。

数百年来,迎江寺香火旺盛,名僧辈出。僧徒多时达千人,故有青铜铸“千人锅”遗存寺中。历代文人墨客、名宦大臣多莅寺观光揽胜。寺内供香客、游人用膳休憩的迎江阁楼,可细品“贵者难尽识,但觉巧烹调”的传统素食素菜。掩映在花木丛中的宜园、可亭、望塔亭等,亦是别具特色的胜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振风塔

在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是长江沿岸著名古塔之一。素有“过了安庆不看塔”之誉。

楼阁式砖石结构,高7层,分168阶盘旋而上。每层八角,各悬铜铃,风起叮当作响;各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路难出。内有浮雕佛像600多座,碑刻51块,外有石栏环卫。登塔眺望,巍巍龙山,浩浩长江,全市景色,一览无遗。“塔影横江”为“安庆八景”之一。造型和工艺技巧,具有明显时代特色,极为壮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岸上著名古塔,俗称“万里长江第一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谯楼

又名望楼、鼓楼。坐落在市区司下坡北端,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详,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清雍正年间,安庆知府徐士林在 此题刻长联:“供长生位,刊德政碑,莫非世俗虚文,试问那件事轰轰烈烈,堪配龙山皖水;贴盟誓联,挂回避榜,都是官场假象,只要这点心干干净净,无愧白日青天。”清同治六年(1867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重修谯楼时,题书楼额为“白日青天”,寓意为官当“明镜高悬、清白廉洁”。故该楼又俗称为“白日青天”。楼为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望楼面阔5间,面积211平方米。下层基座为长方形砖石夯土城门式结构,长54米,宽18米,高达4.2米,四周均由青砖砌成护体墙。正中为拱券门洞,宽4.25米,净高3.1米,内壁用青砖垒砌。基座左侧后墙辟有砖券门洞,砌有花岗石踏跺22级,直通基座平台,结构奇特。因得地势之利,踞高面江,具有“楼不倚江江倚楼”之气概。楼旁有古名胜“双桧轩”。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南清真寺

该寺在安庆市大南门外。原名清真堂,是安庆地区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礼拜寺。

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兵燹,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定名清真寺。

该寺为两组建筑构成:一组是开经堂、养正堂、沐浴用室、阿訇住所;一组是正殿、配殿、客厅。呈凸字型的正殿(礼拜大殿)高约10丈,规模宏大;两层飞檐,华丽壮观;殿阔5间,前有抱厦,侧有阔廊,后是窖殿;正殿内有36根两人合抱的红漆圆木柱,高20余米,柱下各有1尺多高的石础,结构牢固,气氛肃穆。正殿内可容纳1000多人排班聚礼。室、厅、堂、殿之间有隔墙、照壁、过门或垂花门,设计别致、布局合理。正殿前石阶处斜嵌约1.5米见方的汉白玉石雕,刻工精美。寺内原有中文、阿拉伯文碑记、匾额、镌刻楹联等50余块,今多残缺。其中篆书“守真”、“抱璞”和隶书“待月”、“留心”额,为著名书法家胡竹芗所书。养正堂圆墙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具大信心”石刻,字体古朴苍劲,引人注目。该寺现存建筑为清代所构,寺内面积约1100平方米。

安庆清真寺建筑群是仿清代皇帝生祠“万寿宫”而建,规模宏大,巍巍壮观,在全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中占第二位。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太史第

又称“四代翰林第”,坐落在市区天台里44号。因宅第主人赵氏祖孙四代均入翰林而得 名。宅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四进,每进面宽均为20米。各进之间采用天井做法,两侧山墙为马头墙。大门为八字形门第,门楣上为砖刻楷书“世太史第”横额。门两侧有砖刻楹联:“江山如画,物我同春”。汉白玉石门边框用阴文线刻各种几何图案,线条清晰,技法精湛。西侧有共用山墙的四进住宅,有3门与其相通。两组建筑格调相似,布局、年代相近,实为一体,总面积1500平方米。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入驻安庆城时,曾于宅第设长江粮台。同治二年(1863年),翰林赵畇重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即出生于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敬敷书院

位于安庆市菱湖南路,安庆师范学院内。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顺治九年(1652年),江南操江巡抚李日在安庆捐资创办原培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奉旨改为官办,乾隆元年(1736年)定名为“敬敷书院”。“敬敷”一词,语出《尚书·舜典》,意为恭敬地传播教化。著名学者刘大櫆、全祖望、姚鼐(两度主持,前后十四年),王亮吾等先后担任山长(即院长)。《中国书院大辞典》将省级书院界定为高等教育,也就是说当时的安庆已有了高等教育。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敬敷书院移建现址,现存书院大梁上书有: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岁次丁酉暮春谷旦钦命江南安徽布政使于(荫林)建”。首任山长为阮强,胡元吉为主讲,揭开了这里百年育人的序幕。该书院,历尽沧桑,现经安庆师范学院修缮后,现存四进八栋平房和长约八十米的长廊,以及一个约1000平方米的花园。现辟为该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英王府

坐落于安庆市市区任家坡街。

该王府原为清廷官员宅地,后为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的府邸,故又称英王府。王府坐北面南,系砖木结构,抬梁式建筑,占地14000多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3636平方米。甃建四组建筑,前构“正殿”,后筑“后殿”,两侧设“偏殿”,周环住宅、花园,组成一座格局堂皇,气势宏伟的府邸建筑群。王府东殿壁间,彩绘“飞凤舞狮”、“飞凤奔马”、“瓜瓞绵绵”,“暗八仙”四幅壁画,被视为绘画艺术珍品。太平天国失败后,英王府沦为李鸿章的宅第。一百多年来,几易房主,又经多次改建,但主体建筑轮廓未变。

该王府对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晚清建筑风格及壁画艺术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范二烈士专祠

坐落于安庆市沿江东路,与迎江寺相邻。

该专祠原为慈云阁,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建为英果敏公祠。民国元年,安徽省政府为祭典民主革命烈士熊成基,范传甲,改为“熊范二烈士专祠”。该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堂

位于安庆市锡麟街34号,面积1300平方米,由法国人荣司铎于1866年开始兴建,金式玉、韩伯禄两神甫于1872年建成。院内的圣心教堂座北朝南,面积500平方米,门头嵌有3块竖额石刻:东曰“仁基远奠”,中曰“万有真源”,西曰“圣城洪厅”。堂内设5个祭堂:中为圣心祭台,后左为方济阁祭台,后右为依拉爵祭台,前左为若瑟祭台,前右为圣母祭台。另有十四路耶酥受苦的苦路像,教堂中门顶端为钟楼。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仁医院旧址

位于安庆市双井街,现海军116医院内。

同仁医院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为配合传教,于1903年建造,1906年竣工。当时院长是美籍人戴世璜先生。1951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该医院。该医院建筑格局,技术和设备基本上是西式,现存楼房八幢,是安庆市保存较好风格别致的一处建筑群体。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

位于安庆市区西北隅杨家塘边叶氏会馆。原为各地考生来安庆参加科举考试下榻处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庆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趁南洋各镇新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会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之机,于此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当晚举行起义,公推炮营队官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是晚九时,驻在玉虹门和东门外的马营、炮营同时攻城,由于城内步营未及时接应,加之安徽巡抚朱家宝的残酷镇压,起义失败。现存砖瓦结构的四合平房8间,门额“叶氏试馆”四字仍隐约可见。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砚山房

坐落于安庆市市郊大龙山北麓,白麟畈邓家大屋西端。

铁砚山房是清代书法篆刻艺术大家邓石如的故居,亦是当代两弹元勋邓稼先(即邓石如第六世孙)的出生地。该房由邓石如之友当时两湖总督毕源所赠铁砚而得名。其房屋主体为四进穿斗式瓦房,二、三进铺设木板楼。第一进门厅,第二进正厅名“守艺堂”,第三进名“燕誉居”,第四进主要作仓库。主体建筑西侧为斋馆庭院,外围为花园。占地面积总近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两侧为斋馆、庭院、外环花园。此故居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

位于安庆市墨子巷。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旧址建筑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历时两年竣工,楼有三层,高20米,面积2200平方米。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大楼结构严谨,布局新颖,青砖混凝土框架结构,二层各室可互为相通,系西洋古典式风格。大楼原为民国安徽邮务管理局办公场所,现仍为安庆市邮政局办公及营业场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安徽地委旧址

位于安庆市龙门口街,市第一中学内。

该旧址系原孔庙建筑群中仅存的一座古建筑,基本保持原貌。中共安徽地委成立于1926年5月,是当时全国直属中央的八个区委,六个地委之一,先后有郭士杰、李竹声、柯庆施主持地委工作。该址同时也为共青团安庆地方委员会的旧址。现辟为一中校史馆。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旧址

位于安庆市孝肃路,安庆市文化局内。

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采用中西合璧形式,整个建筑庄重典雅。1926年,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在此楼办公。1927年3月23日蒋介石窜到安庆,指使右派组织流氓打手,捣毁了省党部,这就是“三·二三”事变。事变后,安庆市各界群众举行游行示威,以示抗议,郭沫若发表《请看今日蒋介石》讨蒋檄文,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

此楼现任保存完好,一楼为安庆市老年大学,二楼三楼仍用于办公。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大学红楼

位于安庆市菱湖南路192号,现在的安庆师范学院校园内,是国立安徽大学在三、四十年代的主教学楼,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标志性建筑。

红楼是1934年7月由民国安徽省政府投资兴建,1935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楼高两层,系砖木结构,墙壁由红砖砌成,故名“红楼”。红楼保存完好,大门前两侧共有六根圆石柱,门檐呈半圆形。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墓

位于安庆市市郊十里乡林业村叶家冲。

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1942年病逝于四川江津。1947年,其子陈松年将其灵柩从江津运回安庆,葬于叶家冲。上世纪80年代后,政府多次拨款扩修,并列入文保单位。目前,陈墓已初具规模。墓用白色块石砌成,高2米,宽70厘米的大理石墓碑上镌刻着:“陈独秀先生之墓”7个行书大字,墓周围有围栏,前有平台,步廊,整座墓园掩映在扶苏滴翠的杉树林中。墓园附近另设有陈独秀墓园管理处和陈独秀生平陈列室。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名人

 

高朗亭(1774—?)

名月官。清代著名的徽戏表演艺术家。是一位善演古代妇女的男演员。高朗亭在1790年率领被称为徽班鼻祖的“三庆班”剧团到北京演出,在北京地区引起强烈的反响。高朗亭成了红极一时的名演员,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陈独秀(1879—1942)  

诞生于安庆城北门,后随叔父陈昔凡迁居于安庆城南门。陈独秀原籍在今安庆市近郊白泽湖陈家剖屋。

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在安庆组织爱国会,次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杂志,1916年任北大教授。1918年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942年病逝于四川江津。

 

宗白华(1897—1986)

原名之櫆,字伯华。生于安庆小南门,祖籍浙江杭州。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1925年即开始讲授康德哲学及西方美学,当时有“南宗北邓(邓以蜇)”之称。

主要著作有《美学与意境》、《美学散步》、《歌德研究》、《论中西书法之渊源与基础》等,著有诗集《流云》,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讯集《三叶集》。

 

舒绣文(1915—1969)

女,安庆人。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上海业余影人剧社等团体。民国30年(1941年)参加中共组织的中华剧艺社,先后演出《棠棣之花》、《虎符》、《天国春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后随军南下。1957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曾成功地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莉亚等艺术形象。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茶篮戏、二高腔等。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安徽安庆,与湖北黄梅采茶戏有渊源关系。流布于安徽、江苏、福建、江西、湖北、台湾等省。

历史沿革

黄梅戏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农村,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之为“串戏”的表演形式。所谓“串戏”是指那些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的一组小戏。这些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后黄梅戏的演出活动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26年首次进入省城安庆,在市中心的吴樾街剧场登台演出。1933年左右,又有两批黄梅戏艺人到上海演出。与此同时,在农村也出现了较稳定的流动班社。黄梅戏入城后,曾在安庆与京剧几度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陆续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在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唱腔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在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较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安庆地区十三县也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该剧还曾二度被摄制成电影,轰动海内外。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陆续上演。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到不少外省地区,如湖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也相继成立了黄梅戏剧团。香港、澳门还出现了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解放后的几十年黄梅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如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出他们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艺术特点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黄梅戏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其曲调健康、朴实、明快、优美,表演形式活泼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也称打彩调,是黄梅戏班社职业化后,因常被演员用来向观众“讨彩”而得名。其曲调欢快、流畅,在花腔小戏中曾广泛使用。主调,又称正腔,系黄梅戏中传统正本大戏里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等。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在音乐伴奏上,黄梅戏早期演出为“三打七唱”,即由三人演奏打击乐并参加帮腔。乐器分工是:堂鼓一人兼奏竹根节和钹,坐草台正中;小锣一人,坐上场门外内侧;大锣(又名“筛金”)一人,站在上场门外外侧。到20世纪30年代,伴奏除打击乐器外,又尝试用京胡托腔,后来还有人试用高胡和二胡伴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高胡作为主奏乐器的形式才被逐渐固定下来。

角色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民国十九年(1930年)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十二人。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公共文化设施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