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文化服务
站内搜索:
首页 > 文化服务 > 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绩溪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7日     来源:betvlctor伟德官网     点击量:      字体:T T T

总体概貌

绩溪是皖南山区县,地处皖赣通衢。绩溪县东与浙江省临安县交界,北与宁国县、旌德县毗邻,西与旌德县、太平县、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连,东西长59.5公里,南北宽42公里,总面积1126公里。现辖7镇4乡,人口18万。

绩溪地处“徽宁之脊”,西天目山山脉和黄山山脉交汇于此,为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多山,溪流纵列,山明水秀,植被丰盛,森林覆盖率为75.4%,是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建设示范县。

历史沿革

夏、商朝属扬州。周朝先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国属会稽郡。汉先属丹阳郡,后属新都郡。晋称新安郡。南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良安县,属新安郡。唐永泰元年(765年),置绩溪县,属江南西道歙州。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属江南西路歙州,至道三年(997年),属江南路歙州。天禧二年(1018年),属江南东路歙州。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以绩溪徽岭、徽溪而名。元十四年(1277年),属江淮行省徽州路。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徽州路。至正十七年(1357年)即宋(韩林儿)龙凤三年,属朱元璋江南行省徽州路,旋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吴(朱元璋)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中书省徽州府。十三年正月,属六部直隶徽州府。永乐元年(1403年),属南京直隶徽州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属江南省徽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徽州府。咸丰四年(1854年),随徽州府由浙江巡抚兼管。同治四年(1865年),复归安徽省。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直属安徽省。3年设道,属安徽省芜湖道。17年,废道,直属安徽省。20年初,设首席县长制,归宣城县长节制。同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所休宁)。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29年3月23日,直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5月13日,成立徽州专区,属皖南区。1952年4月13日,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1月12日撤徽州专区,隶属芜湖专区。1961年4月13日,复设徽州专区,绩溪县属之。1971年3月,徽州专区改称徽州地区,仍属之。1988年1月1日,划属宣城地区。

人文历史

绩溪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然山水雄奇秀丽,人文景观异彩纷呈。颇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比比皆是,砖、木、石三雕精妙绝伦,是正在开发崛起的文化旅游胜地。

绩溪是徽商的故里,是徽菜、徽墨、徽剧的发源地,素有“徽厨之乡”、“徽墨之乡”、“蚕桑之乡”之称。

勤劳智慧的绩溪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果实,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历代绩溪人对教育的重视和旅外徽商对桑梓的支持。

据史料记载,号称“东南邹鲁”的新安,“邑小士多,绩溪为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历史对绩溪人如此称誉,是有其事实根据的。宋景德四年(1007年),绩溪人首建书院——桂枝书院,这不仅是绩溪历史上第一个书院,也是安徽省最早的书院。宋元丰年间,史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知绩溪县事,在他的倡导下,绩溪文风蔚起,书院大兴,社学和私塾也纷纷建立。此后邑人对文化的追求经久不衰,明代全县书院57所,居省内前列。清光绪间邑人首建毓才坊女校,开创安徽女子学校的先河。

重视教育的结果必然是人才辈出,文化氛围日深;人文荟萃,名士如林。绩溪的历代名人有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唐代神策将军汪节,宋代文学大家胡仔、名臣胡舜陟,元代诗人舒頔,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工部尚书胡松、兵部尚书胡宗宪,清代宦海“三奇士”邵绮园、程秉钊、胡铁花,还有两大墨家、一代巨贾和礼学“三胡”。近代名人首推国学大师、五四运动的先驱胡适,还有图书馆学家洪范五,古典小说标点创始人汪原放,小说家章衣萍,建筑学家程士范,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许家朋,诗人汪静之,出版家汪孟邹和王子野等。

文化气氛浓厚的绩溪,胜景遍地,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清凉峰、小九华、大会山风光绮丽;古冯村、棋盘村、江南第一关景色宜人;龙川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大平天国壁画、霞间古窑址等被分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坑口-湖村-勘头、上庄-旺川-冯村等两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被古建筑专家称为明清建筑博览馆。绩溪山青水秀,世称“百里花园”,是自然经济的理想境地。

 

名胜古迹

 

胡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绩溪县胡家村。遗址建在一座平台上,三面依水,一面陆地有防兽沟,高处似有了望哨。1955年,在这里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石镖、花纹瓦片等大批实物,现均由安徽省博物馆收藏。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发现有孔石斧一把。这把石斧质地坚硬,蘑制精工,表面光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霞间窑址

位于古徽州绩溪县高迁乡霞间村西南部。在方圆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黄金坦、陈家湾口、栗树山、对面窑、姑嫂塘等5处窑址,总面积8千平方米以上,属于古代大型窑群。

窑址地表上迄今仍有大量的瓷片堆积,残窑包附近大量的烧窑废弃物中含有陶瓷片,厚达数米,窑均为砖砌,竖向修建在低矮的山坡上,属古代龙窑型系统。

霞间窑烧造的年代属于五代至北宋时期。该窑产品种类比较简单,日常生活用具居多,应是一处为适应民间需要而生产的民间瓷窑作坊。产品大约行销于新安江流域,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皖南山区一处重要的生产青瓷的民窑。该窑址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有着重要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绩溪文庙

坐落在绩溪县城内北大街西侧。

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其规制成形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此后历代均有不同规模的重修。现存的文庙建筑——泮池泮桥,东西两点大成殿为清乾隆年间所建,是一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群。

文庙以南北为中轴线,作东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是庙门、棂星门、泮宫坊、泮池浮桥、戟门、露台、东西两庑、大成殿。面阔38.55米,进深172.45米,占地面积6647.95平方米。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

位于绩溪坑口村。据历史记载,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 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宗祠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形成自有的艺术风格,可谓木雕艺术的一颗“明珠”,“古祠一绝”。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

位于绩溪县家朋乡磡头村中。

许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宗祠中进享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抬梁硬山顶建造法式,许祠的梁柱构架特别粗矿硕大,梁架高矮比例有如石鸡身体与四肢的感觉相似,显得极为圆浑笨拙,配之梁架间诸如雀替、梁驮、斗拱、叉手等装饰雕琢构件交融为一体,使许祠中进享堂的古韵显得更为浓郁。

听泉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毁于洪水,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楼骑街傍溪,长方形,占地17平方米。木结构,雀替、驼峰、斜撑均有雕饰。东靠许氏宗祠,三面凌空。楼下东西置美人靠。有梯登楼,顶歇山式,楼腰飞檐出跳,檐牙高啄,腾蛟起凤,角悬风铃,铃声随风向而易,可预测天气变化。楼上除东向外,三面装隔扇窗。临溪檐下悬“听泉”匾额,并书县令王峻《听泉楼记》。楼上楼下,凭栏眺望,泉声铃声。故名“玉泉鸣珮”,为古云川八景之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绩溪石家村——棋盘村

石家村位于绩溪西部,距县城约34公里,距上庄5公里。村中的石氏宗族是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裔,在明代石氏家人也曾立下汗马功劳。该村建于明初,始祖石荣禄为安葬其父,求访风水之地。后经此地见风水颇佳,于是葬父庐墓于此,后来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村落,村子背倚旺山,面朝桃花溪,坐南向北。据说因为石氏起源于甘肃武威,如此布局是为了不忘北方的故乡。村子里据说遍植石榴树,取一个“石”字来纪念祖先。更有趣的是全村为棋盘式布局。相传是石家以战功起家的缘故,村落布局也模拟行军大营的格局。又有一说是象征石守信与宋太祖对弈的情形。村前有一小亭名叫魁星阁,与石桥共同形成了石家村优美的水口景观。水口与石山对峙,形成“狮象守门”。村中道路纵横规整,如同棋盘。许多条巷子还都建有券门,领域感极强。村后原有一大祠是棋盘村的“帅府”所在,祠前方塘半亩,象征印泥盒,塘中筑石坛,坛长2丈,高、阔各1丈,按石守信帅印比例砌成,上面还植有古柏翠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村进士坊

位于绩溪县浩寨乡冯村内槐溪河岸。

该石坊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为旌表进士冯瑢而立。

石坊高8米,宽8.2米,进深2.5米,为四柱三门五楼式建筑,通体采用质地坚硬的麻石花岗岩制成。一楼明间月梁厚实粗壮,梁长3.13米,梁上饰双狮戏球浮雕,次间月梁双面为马鹿浮雕,并用浮雕云纹雀替承托。二楼平板梁衔接处以镂空如意漏窗拱托。明间额枋两面刻有“进士第”3个大字。整个楼层两面各有8个斗拱支托顶端流檐飞脊,脊头伸出鳌鱼翘尾。石坊总体造型简朴严谨,布局合理,左右对称,历经数百年仍完好无损,为古徽州石构建筑珍品之一,也是绩溪县目前现存最早的石坊建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奕世尚书坊

坐落在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与龙川胡氏宗祠隔河相望。

该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牌坊仿木结构,3门4柱5楼,高10米,宽9米,南北朝向。主体结构由4根柱、4根定盘枋和7根额枋组成。

牌坊的整体结构采用侧脚做法,向内收敛,4大柱子抹去棱角,即讹角柱;立柱的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靠,造就了端庄稳重、傲然挺拔的美感效果;坊顶为歇山式,用茶园石石板砍凿而成,由斗拱支撑并挑檐。各正脊两端,鳌鱼对峙,明间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戗角翘然腾飞。主楼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宗祠

该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乾隆34年至41年曾扩建大修,1994年又重修,现存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它由影壁、门楼、回廊、庭院、正厅、厢房及后进奉先楼七大部分构成(后进的奉先楼于文革期间拆除不存)。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法式,八只大戗角腾空四射,大小鸱吻相视无言,脊部花砖透雕竖砌,无数脊兽昂首站立,使周祠显得分外古雅、幽秘、诱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炳衡宅

坐落在绩溪瀛洲乡大坑口村。始建于明代,清中叶修缮。

该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屋顶,封砌马头墙,作前厅后室布置,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前厅毁,今存后室,二层楼,三开间,进深四间。撑供、雀替等构件雕饰精美,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敦履堂

坐落在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中。

敦履堂是一栋明代民居,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7间,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平面呈“亚”字形。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二楼通转,外围封火山墙。墙体以一整砖扁砌,少占地皮,也是上庄寸土如金的必然选择。敦履堂大门开在南檐墙中部,以两根讹角石门柱和一块如意石门额组成框户,上挑三线飞砖,东西发戗,饰以鳌鱼。整座大门简朴大气。天井设在前后堂之间,以花岗岩条石砌筑,四周下凹排水,轴线中条石横辅,形成市道。二楼天井的四周装置木雕矮栏,略有雕饰。该宅月梁、鹰嘴柱、丁头拱、楼板下置搁栅以及间壁墙用芦苇等法式,都是明代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体现朴实典雅,以静求动,大气豪放的艺术追求。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教堂

坐落在绩溪县城东大街白石鼓。始建于明代。

所谓五教,是取自儒学教义中的仁、义、礼、智、信。

五教堂坐北朝南,以南北轴线布局,东西对称,由前、中、后三大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03.18平方米。大门开在东南角的山墙上,用两根讹角石门柱和一块如意石门额构成框户,门额上方用方形水磨青砖净缝镶贴,其上三飞砖挑檐,覆盖小瓦,贴墙脊两端饰以陶质鳌鱼,两垂带用如意纹青砖,质朴庄重。大门内是一狭长天井,南向有影壁。前厅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东西两向是房。前檐以五铺作斗拱承挑出檐。明间装以鬲扇,次间用女儿墙及板窗装修。后檐则以如意撑拱承挑出檐,次间装修同前。明间梁架采用明袱做法,云带叉手、莲瓣驼峰、丁头拱、梁媚等构件雕饰精美,作风淳朴。前厅后是天井,长方形,以条石铺筑,四周下四排水,轴线中条石横铺,直达中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村民居

位于绩溪县东南部,距县城18公里,隶属伏岭镇。

湖村的历史文化氛围极为浓郁,水口、水街、祠堂、民居、古树、古桥古墓触目可见,更为珍稀的是,该村的徽派砖雕门罩达14座之多,这在传统徽州一府六县自然村中是绝无仅有的。人们珍视它,保护它,并冠以“砖雕艺术走廊”之美称。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军攻城图壁画

位于绩溪县旺川村曹氏支祠内。

壁画用线描不着色,画在白色墙面上,分为7幅。门内左侧壁主要部分画太平军攻城图,攻城部队从左向右行军,前面高扬“粤东同义”大旗,后跟“太平天国”长旗和“龙”旗(即帅旗),左旁有大黑旗两面,分写“炮”、“队”二字,有二人骑马,手执令旗,指挥作战。先头部队架登云梯,右梯上太平军已爬上顶端,清军用长矛下刺,正展开肉搏;左梯上太平军已胜利登城,砍下清军人头一颗,坠落城下,另一清朝官员长跪乞降。北门大开,百姓纷纷外出投奔太平军。此画可能是1860年太平军首次攻克旌德县城的写真。右侧前面部分画行军图,前边2人作奏乐状,后有军旗,旗后隐约有军士。最后部分仅能看出画有1塔及1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适故居

位于绩溪县上庄镇上庄村。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是一座典型的晚清徽派建筑,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故居的大门前是一个宽敞的用鹅卵石铺成的院落。

故居的大门用水磨青砖净缝砌筑,门的上方有四块砖雕装嵌,五飞砖之上是瓦顶,东西两端发戗翼腾,线条明快活泼。前檐墙的檐下两角,用墨、赭两色绘以山水花鸟,简洁雅致。故居内部装饰以隔扇、窗栏、撑拱和雀替为主。与一般民居不同的是隔扇、窗栏的兰蕙图采用平地阴刻技法。故居分前后两进,中以户牖相隔。当年胡适和母亲冯顺弟便住在前堂西房,与西房相通的厢房是胡适念书的书房。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住宅

位于绩溪登源乡南观村。

汪氏住宅房主叫汪老永。他的住宅建于清光绪年间,纤巧华丽,文气十足,凸显出晚清徽派民居典型的建筑特征。宅由主楼、书斋、水厅、庭院几部分组成,形成足不出户。万物皆有的封闭式的生活空间。房的东向有一圆门,水磨青砖净缝砌筑,是该宅的入口。圆门内是一门厅,砖木结构,面阔、进深各一间,西向檐部,饰以木雕挂落。

该宅主楼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七间,建筑面积238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外砌封火墙,穿斗式梁架,平面呈“亚”字形,二楼前后通转。

汪氏住宅以其华丽的建构和别有风味的文化内涵著称南观,为研究晚清徽州社会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名人

 

汪华(586—649)

字国辅,又字英发,登源汪村(今属绩溪县)人,幼年丧父母,寄居郑村舅父家。与乡邻诸少年习拳练武,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剑弓枪,武艺超群。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他带一班人加入由郡府招募的官兵,参与镇压婺源农民起义。

当时群雄割据,生灵涂炭,汪华发动兵变,一举占据新安郡,并相继攻下宣州、杭州、睦州、婺州和饶州,拥军10万,号称吴王,将新安郡治所由黟县迁休宁万岁山,不久,迁歙县乌聊山(今徽城),并筑城池。此后十多年间,汪华保境安民,六州不见兵革;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唐武德四年(621年),国家行将统一,汪华上表归顺唐朝。唐高祖嘉其识时务、顺潮流和保六州的功绩,授予方牧,持节总管六州军事,兼任歙州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武德七年,奉召晋京。贞观二年(628年)被授左卫白渠府,统军事,掌禁兵;后改忠武将军,为右积福府折冲都尉。唐太宗征辽,委为九宫留守。贞观二十三年,卒于长安,葬歙北云岚山,后人建汪墓祠祭祀。

 

胡仔(1110—1170)

字元任,绩溪(一作新安)人。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使。官至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后卜居湖州,自号苕溪渔隐。仔尝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苕溪渔隐丛话》凡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四库总目》去取谨严,为诗话中杰作。

 

胡宗宪(?—1565)

字汝贞,明徽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嘉靖三十三年为浙江巡按御史。当时,歙州人汪直占领浙江沿海五个岛屿,勾结日本侵略我国,浙江沿海很不安宁。明朝派张经、李天宠、赵文华负责讨伐日本入侵者。在嘉兴,胡宗宪用毒酒杀死日本侵略者几百人。他多方调查倭寇情况,采用征剿和招抚的办法,先招抚汪直父子,用计谋杀死勾结日本入侵者的徐海、陈东、麻叶等。在瓜州、上海、慈谿等地和阮鹗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成绩显著。升任总督,加太子太保。

胡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开初他巴结严嵩的亲信赵文华。赵文华死后,他亲自和严嵩拉关系,深得严嵩父子的信任,威权振东南。他“创编提均徭之法”,加重赋税,弄得民生困敝。严嵩父子得罪后,被人告发为严党,下狱而死。有《筹海图编》。

 

胡天注(1742—1808)

字柱臣,号在丰,绩溪上庄人。清代我国四大制墨名家之一,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天注自少从业于休城汪启义墨店,由于办事勤敏,精于店务,乾隆三十年(1765年)禀承其店业,重立门面,首创胡开文宝号。后裔继承其遗志,创著名商标“苍室”。开文墨店良工辈出,墨品精良,堪称瑰宝。1915年其创制的“地球墨”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胡开文声名更振,店业扩展至国内外十余省市,以至海外。胡开文墨业也享誉至今。

 

胡光墉(1823—1885)

幼名顺官,字雪岩,湖里村人。少时去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年),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肆赠之,于是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来往,成为杭城一大商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时,雪岩曾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接任浙江巡抚,委雪岩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他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垄断市场。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拥有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佐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年)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雪岩以“戒欺”经营理念,使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光绪八年(1882年),他在上海开办蚕丝厂,欲垄断蚕丝贸易未果,受内外挤压终致倒闭。

 

胡适(1891—1962)

字适之,曾用过的笔名有天风、希疆等,绩溪人。现代诗人,著名学者。

胡适在“五四”运动前后曾提倡白话文,提倡文学改革,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在关于改革文学讨论中,胡适在《新青年》上,首先提出了“八不主义”。在这期间,胡适还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大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同时,他还是新诗的鼓吹者。晚年,他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1948年至1949年,他连续写了六篇关于《水经注》的学术论文,有些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胡适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戴东原的哲学》、《国语文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汪静之(1902—1996)

原籍绩溪县上庄乡余村。他是“五四”时期全国142位著名作家之一。

1922年3月,与潘谟华、应修人、冯雪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社团——湖畔诗社。1955年调中国作协,其后,一直担任湖畔诗社社长。

作品有《蕙的风》、《耶苏的吩咐》、《翠黄及其夫的故事》、《鬻命》、《寂寞的国》、《人肉》、《父与子》、《作家的条件》、《诗歌的原理》、《李杜研究》、《爱国诗选》、《爱国文选》、《诗廿一首》等,并发表过大量文章。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

 

民俗文化

 

秋千抬阁

绩溪湖村等地有异俗,凡满40岁男丁,须“做场”,即开展“秋千、抬阁”大型游艺活动。“秋千、抬阁”在湖村列入观音会游艺项目,轮流至今。秋千为风车形,转轮架于花船上缓慢转动,花船由人抬行。转轮悬活动转椅,由少女彩旦,着古服,缚坐椅上,伴以吹奏。抬阁为木制方箱,四周镂花,架幼童二三名,扮戏文,用钢筋按人物分层次把演员固定在阁上,不露破绽,惊险奇观。

 

赛琼碗

为节令习俗。绩溪县胡家、西坑村等一带,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八纪念汪华,举行祭神烹饪比赛,俗称“赛琼碗”(“琼碗”意即盛佳肴的碗)。十五日,神庙张灯结彩,夜晚商店花灯;十六日,送汪公(汪华)、太子(天王太子)两神入庙,击鼓鸣炮,摆设琼碗;十七日,两神出巡赛会,上供祭祀,赛琼碗;十八日,撤琼碗,两神回宫。琼碗摆在神庙正殿案桌上,共24行,每行12只。两端排列24对白锡镂花烛台,插大红烛,昼夜通明。案桌上摆清茶、美酒、果品、糕点、三牲(猪头、全鸡、全鱼)。琼碗一律选用景德镇产大号插花饰金高级细瓷碗,佳肴以山珍海味和土产为原料,讲究形、色、味。每碗佳肴都有名称,如“凤凰展翅”、“鱼跃龙门”、“蟠桃献寿”等,菜名一般用蜂蜜作粘剂写成,或用黑、白、黄三色芝麻拼成。

 

舞龙灯

中秋节晚上,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村庄里到处锣鼓喧天,爆竹声阵阵,大街小巷,人流涌动。老人们走出家门看龙灯,年轻人舞龙灯,小孩子跟着龙灯凑热闹,纸扎的龙灯,头高身长,一条龙有十多节,里面点上蜡烛,龙头电光闪闪,很是威武,龙头迎着龙珠翻腾滚动多姿多彩,还有舞狮,狮头、狮身都是纸糊的,里面烛光闪亮,在喷出的黄黄的冲天火焰中跟着锣鼓的节奏,上下左右舞动跳跃。还有南瓜灯,嬉蛤蜊,跑马灯,腾云平滑、拼花,令人目不暇接。

 

中秋儿童打中秋炮

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公共文化设施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