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专栏
今年安徽村级文化协管员格外忙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7日     来源:办公室

安徽省自去年初迅速推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现已在102个县推开,聘用了2894名村级文化协管员和文物保护员,建成1500多个村农民文化乐园(中心),在10%的行政村试点采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办法,在20个国家级贫困县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9个——

今年元宵节期间,古风浓郁的安徽歙县三阳镇沉默多年后恢复上演民俗“打秋千”。这其中少不了文化协管员方敦华跑前跑后的张罗。方敦华和一批文化乡贤奔走乡间,访老农,查资料,做道具,组织队伍排演,终于把“打秋千”这一古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挖掘了出来,盛装上演。同样,在岔口镇,在文化协管员吴克琴的操持下,“岔口村舞蹈队”舞得欢腾,恢复了已经停演数十年的民俗舞蹈《蚌壳舞》,让村民和游客们看得乐不可支。

歙县各地基层文化活动繁荣而有序,得益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措施,聘用了一批村级文化协管员。许村的文化协管员戴丽君积极组织送戏下乡,邀请社会演艺团体到村演出黄梅戏《七仙女四赞》《闹花灯》等,让村里的传统戏曲味道十足。郑村文化协管员蔡丽萍努力将文化活动和拥军爱民结合开展,村里与驻地部队联合举办“军民鱼水情”联欢晚会,还举办了“颂歌献给党——喜庆十九大 唱响中国梦”文艺汇演。溪头镇溪头村的文化协管员柯社明原是溪头镇人大主席,退而不休,文化工作让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每天早上8点到村里的图书室上班,春节农闲时更加忙碌。“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了,来借阅图书的比往常多了不少,每天不及时整理就容易把图书搞乱了。”老柯一边叨咕着,一边将书递到读者手里……

2017年5月,歙县在全县28个乡镇开展了聘用村级文化协管员试点工作,采用“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乡镇文化站管理、任务绩效考聘、服务广大村民”的管理机制,明确文化协管员的职责,要求他们做到规划本村文化建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农村电影放映、村图书室建设和村级各项文体活动的组织举办工作,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等。全县28个乡镇通过考察的文化爱好者上岗成为文化协管员,接受专业课程培训。他们每月领取数百元生活补助,年终视绩效和工作量的大小再给予一定的绩效补助,兑现奖惩。

歙县是安徽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安徽省自去年初迅速推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现在已经在102个县推开,共聘用了2894名村级文化协管员和文物保护员。他们已经成为乡村文化舞台的领舞者,管好用好农民文化乐园的文化设施,组织“送戏进万村”“文化扶贫·携手小康”惠民巡演等文化活动,保护基层文物古迹,监督、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使公共文化服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安徽文化活动的特点是热在基层,乐在民众。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记者在日前召开的安徽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一批重点文化场馆规划建设,一批市县文化馆、图书馆提档升级,尤其是乡镇综合文化站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建成的1500多个村农民文化乐园(中心)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提升。在10%的行政村试点采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办法,选聘了村级文化协管员和文物保护员。安徽省“三馆一院联盟”、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不断深化。以基层文化馆站为阵地,培育了日益壮大的业余文化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和文化乡贤队伍。深入实施“文化四扶一加强”行动计划,在20个国家级贫困县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9个。在全省开展“文化扶贫·携手小康”惠民巡演1900余场。“送戏进万村”活动深入实施,完成送戏2.1万多场。2018年,安徽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全力推动文化建设再创新业绩。特别是要抓重点、强基层,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据悉,安徽省将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建设,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为抓手,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的意见》,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原则,以贫困地区、行蓄洪区为重点,强化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供给方式,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采用政府采购、社会托管等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开门办文化,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效能。深化“三馆一院联盟”工作机制,发挥省级馆(院)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服务向乡村延伸。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加快“安徽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构建文化服务、数字资源、互动评价、绩效考评四大体系,对全省350多家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等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