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域名为http://ct.ah.gov.cn。原betvlctor伟德官网网站和原安徽省旅发委网站不再更新,将于2月底正式下线。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公众互动
站内搜索:
重点领域信息
统计分析
应急管理
舆情收集与回应
公众互动
精准扶贫
索引号 002986213/200803-00008 内容分类 工作规划
发文机构 省文化厅 发文日期 2008年03月06日
名称 安徽省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文号 关键字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安徽省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安徽省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前    言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总结“十五”时期文化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1)“十五”时期我省文化建设成就。“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文化工作者围绕“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在文艺创作演出、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省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有所增长,从2000年的1.85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54亿元,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8%;文化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2000年的0.57%提高到2004年的0.60%。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0年的2.94元增加到2004年的5.48元。

—— 艺术创作丰富多彩,文艺演出持续活跃。创作了一批舞台艺术作品,优秀作品不断涌现。黄梅戏在全国戏曲剧种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雷雨》、《长恨歌》、《孔雀东南飞》、《男子汉行动》等一批新作相继推出,在全国产生影响。第七届安徽省艺术节和第五届、第六届安徽花鼓灯会成功举办。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美术、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共同发展。一批文艺作品分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戏剧奖等全国性奖项,4人获中国戏曲“梅花奖”。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等主题文艺晚会和首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大型演唱会取得成功。各艺术表演团体锐意进取,在圆满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重大演出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演出市场,演出场次显著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 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文化单位活力不断增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展开。省直文艺表演团体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省直六家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若干意见》和《betvlctor伟德官网直属艺术表演团体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的要求,建立新的艺术生产机制,实行以任期目标制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以演出补贴制为中心的投入机制、以聘用制为中心的用人机制、以岗位工资制为中心的分配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尊重艺术发展规律,有效整合艺术资源,合并安徽艺术学校与安徽省电影学校,组建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并省徽剧团与省京剧团,成立安徽省徽京剧院。优化资源配置,着眼于艺术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安徽演艺集团组建试点方案。一些市县实施地方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芜湖市率先组建市文化委员会。通过改革的不断推进,一批文化单位焕发了生机,增强了活力。

—— 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新成效,基层文化建设有了新进展。全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以文化先进县创建为龙头,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杜鹃花工程”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为抓手, 以文化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全省现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8个,图书馆86个,博物馆、纪念馆58个,乡镇文化站1417个,农村电影放映单位784个,乡镇影剧院404个。有15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3个县被命名为全国文物先进县,28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全省建立市、县(市、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45个,乡镇“杜鹃花工程”省级点200个。农村电影“2131工程”实施后,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中,我省19个项目入围公示。安徽民歌歌会、全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逐步成为省内外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日趋活跃。

—— 文物法制不断强化,保护利用取得佳绩。重新修订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以政府规章颁布《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新增国保单位21处、省保单位120处,维修保护省级以上文保单位100余处,超额完成省政府任期目标任务。调查古遗址、古墓葬数百处,组织考古发掘项目150余项,出土文物1万多件。建成了一批博物馆和文物开放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国保单位“四有”档案备案、馆藏一级文物藏品档案备案、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等一批国家项目,出版一批著作,“蚌埠双墩遗址暨双墩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博物馆和文物库房建设、文物鉴定、社会文物管理、文物外事工作、文物安全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等取得可喜成绩。

—— 文化市场日趋繁荣,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全省文化市场从总量扩张向层次提高过渡,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娱乐市场呈现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的格局,大众文化消费有所升温;演出市场逐步开放、活跃有序;音像连锁、音像超市、电子商务初显活力,正版占有率不断提高;网吧市场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经营行为逐步规范。文化产品流通能力显著增强,文化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全省文化经营单位约2万家,年上缴税收近2亿元,解决就业14万多人。文化市场管理法规体系基本形成,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省持续开展网吧、音像、娱乐市场专项整治,市场面貌大为改观;开通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建立义务监督员制度,成立行业协会,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

——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文化服务功能明显改善。全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多元投资,分步实施”的思路,完成了安徽省图书馆扩建工程,省黄梅戏剧院艺术馆、省话剧团剧场等先后建成,安徽大剧院、江淮大戏院维修改造,服务社会,安徽省文博园建设工程启动。合肥市图书馆、淮北市博物馆、安庆市赵朴初故居、蚌埠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寿县博物馆、宁国市文化活动中心、桐城市图书馆、太湖县文化中心等陆续建成。“十五”时期,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 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到2004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文化产业机构1.8万多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7.24亿元,初步形成娱乐、演出、音像、网络文化、美术品、文物、艺术培训、影视放映等市场体系,产业项目不断增加、产业收入明显增长、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就业人数显著增多。一些地方积极征集文化投融资项目,举办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各文化企事业单位面向市场,拓展业务,积极参加招商引资活动。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逐步提高,若干有示范作用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建成,成为引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 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干部素质明显提高。重点加强党政干部、专业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以加强党政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行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选派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外出进修。着力增强经营管理人才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全省文化从业人员总量增长,人才结构改善,专家队伍进一步壮大,青年优秀人才不断成长。全省文化系统23人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贴,16人被授予省直宣口“四个一批”拔尖人才称号,一批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安徽艺术学校、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近3000人。

全省艺术教育、文化科研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都取得了新成绩。

(2)“十一五”时期我省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加快文化建设提供了大好机遇。国家文化政策体系日益完善、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重视、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逐渐增长、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十五”时期积累的基本经验,为文化建设准备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我省文化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文化市场管理力量与管理任务不相适应,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弱,文化人才缺乏等。面对以上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坚定信心,扎实苦干。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继续实施“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  以服务安徽奋力崛起与建设和谐安徽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推进安徽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发展目标。今后五年,要在艺术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物保护与利用、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主要文化建设领域有较快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奠定坚实基础,文化建设的各项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

“十一五”时期,我省文化建设要集中解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投入体系问题。基本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社会的比较完备的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争取文化事业费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两番。文化单位活力明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较大提高,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全省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在中部地区明显提升。

二、加快文化创新,推动文艺繁荣

(5)用文化创新带动优秀艺术作品的生产和传播。大力推进理论和观念的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方式和方法的创新,用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带动艺术作品的生产和传播,鼓励高新技术手段在艺术生产领域的运用,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创造新的艺术产品样式和形态,使艺术生产的内容和方式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实施舞台艺术优秀作品工程,推动艺术产品创作、演出、传播的一条龙运作和网络化经营,形成创作与演出的良性循环,打造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影响的安徽地域文化品牌。

(6)重点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艺术门类。努力提升黄梅戏在全国的剧种地位,继续推进以黄梅戏为龙头,徽剧、庐剧、泗州戏和皖南花鼓戏等各类剧种共同发展的我省特色戏剧事业。巩固花鼓灯艺术在民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发展以花鼓灯为代表的安徽民间歌舞艺术。传承我省优秀文化传统,推进美术书法等造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鼓励我省杂技、马戏、曲艺等艺术门类积极创新和突破,培育和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艺术产品。完善艺术生产工作机制,制定重点艺术门类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计划,促进多门类文化艺术的整体繁荣。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7)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力争完成以下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省博物馆新馆工程,规划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安徽美术馆建设工程,规划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约3200万元;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000万元。积极筹措资金,建成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力争建成安徽省歌舞剧院剧场、安徽省文化馆、中安影视城等重要文化设施。全省各市、县(市、区),都要努力建成一批重点文化设施。

(8)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十一五”时期,基本实现每个市都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县(区)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重点县(市)有博物馆,乡镇、街道办事处有综合文化站,1/3以上的行政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场所。

(9)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十一五”时期,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到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和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一批“杜鹃花工程”省级点,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展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系统掌握各地民间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生存环境和存在问题,逐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其名录体系。对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和传承人,授予“民间艺术之乡”和“民间艺术大师”称号。鼓励扶持各地建设民间陈列馆或陈列室。进一步开展“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          

(10)打造文化艺术活动品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努力将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安徽省艺术节、安徽花鼓灯会等节庆活动打造成具有鲜明安徽特色,有广泛社会影响,有良好效益的知名节庆文化品牌。

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促进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

(11)整合文物资源。通过评审公布各级文保单位,科学鉴定馆藏精品文物,整合全省重点和精品文物资源;通过普查、梳理,整合全省不可移动和馆藏特色文物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逐步增加全省文化精品特色旅游热线;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馆藏文物的展示与利用;加快文物系统数字化建设,建成安徽文物信息化管理平台。

(12)做好文物事业的基础工作。继续做好全省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及数字化建设、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精品特色文物征集、全省馆藏文物巡回鉴定、馆藏文物建档及数据库建设、馆藏文物腐蚀损毁情况调查与技术保护、文物单位风险等级达标、地方博物馆及库房建设、文物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地方文物法规建设和文物监管品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等工作。

(13)重点抓好“安徽省文物精品保护利用工程”。工程内容为:省博物馆老馆维修加固与新馆建设、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旅游、大遗址保护利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全省精品特色文物系列推向海内外展览、安徽省网上博物馆、精品特色文物复仿制等资源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及街区文物保护利用、皖南古村镇保护利用、基本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及配合国家重大课题研究的主动考古发掘项目,进一步提升安徽省文物保护的质量、合理利用的水平。

(14)促进文物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根据“整合资源,打好基础,抓住重点,带动全面”的总体思路,切实加大投入,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物保护制度,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各行业、各所有制博物馆协调发展的博物馆体系。提请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保单位100处,重点维修文保单位100处。

五、提升文化经营质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15)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以开放促发展,以管理促繁荣。力争到“十一五”末,初步建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需均衡,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16)繁荣演出市场。扩大市场准入,鼓励国有演出公司吸收社会资金、人才,成为演出市场的竞争主体;鼓励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吸纳社会资本提高艺术生产力、市场竞争力;扶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基层演出市场的主力军。积极引进国内外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优秀剧(节)目进入我省演出市场,着力将我省优秀剧目推向国外。逐步丰富娱乐市场,建立全省演出营销网络。

(17)扩展音像市场。大力发展音像连锁店、超市和电子商务,增强音像发行单位的市场营销能力,扩大正版音像制品的流通和有效供给。在合肥、芜湖等市建立正版音像制品批销中心,扩大向周边地区和省外的发行范围,增强辐射力。扩大原创音像制品的销售渠道,推动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等具有安徽特色的音像制品向省外、国外发行。根据有关规定,按时关闭营业性音像制品放映单位。

(18)提升网络文化市场。引导网吧等经营场所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培育和扶持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的连锁网吧经营单位。“十一五”末,争取连锁网吧占全省网吧总数的20%以上。引导开发网络文化产业,推动网络文化产品市场化进程,发展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19)逐步丰富娱乐市场。鼓励发展大众消费娱乐场所,支持开办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娱乐演艺活动。“十一五”时期,培育数家全省性歌舞娱乐连锁经营企业和一批以演艺活动为主的娱乐演出场所。鼓励运用高科技引进、开发新的娱乐项目,丰富娱乐品种,服务大众文化消费。

(20)培育艺术品市场。拓展黄山屯溪老街、合肥城隍庙、蚌埠古玩城三大艺术品市场,培育太和、萧县、歙县、寿县等区域艺术品市场,推出品牌化艺术品示范店,鼓励安徽艺术品进入国际市场,推动安徽艺术品经营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争取使安徽成为中部地区艺术品市场的中心之一。

六、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21)落实文化产业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文化部等五部委《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文办发〔2005〕9号)和省政府《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皖政〔2003〕108号)等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领域的准入、融资、税收扶持等政策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22)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演艺业、音像业、文化旅游业和娱乐业;培育文化中介服务业、艺术培训业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业;鼓励新型数字文化业、网络文化传播业等成长为新兴优势行业。

(23)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本着“不求多、但求特”,“不求大、但求强”的发展思路,研究论证、逐步培育以会展业为代表的“皖中现代文化服务产业板块”,以黄梅戏等演艺业为代表的“皖江戏曲文化产业板块”,以花鼓灯为代表的“淮河歌舞文化产业板块”,以马戏杂技为代表的“皖北马戏杂技文化产业板块”,以文物旅游业为代表的“皖南文化旅游产业板块”,逐步建立独特的文化资源保护、文化产品创新生产与推广营销体系。

(24)培育文化产业主体。结合本省实际,研究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整合,促进文化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隶属关系和跨所有制形式的联合。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扶持国有文化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鼓励并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强”方向发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企业集团。

(25)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凝聚资源、培育特色、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和提高文化产业运行质量为目标,制定《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比及管理办法》,评选、命名、推介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文化科研水平

(26)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多出进好”的方针,积极推动安徽文化“走出去”。重点将黄梅戏、花鼓灯、杂技、地方戏曲、文物等富有安徽特色的优秀文化推介出去。整合民间艺术资源,发挥民间文化优势,多渠道拓展民间文化交流。发挥官方交流、民间交流和商业展演的作用,宣传安徽,扩大影响,服务对外开放。加强省内外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对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交流规模,提高交流水平。

(27)提高文化科研水平。围绕安徽文化发展战略、安徽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等重点,做好课题规划、立项论证、评审鉴定工作。配合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展地方专题文化研究。组织科研人员进行重点项目攻关,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报告和专著,编撰出版《中国黄梅戏》、《中国花鼓灯》。加强文化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加快科研人才培养,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文化科研队伍。

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筑文化建设多元投入体系

(28)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9)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全员聘用制、任期目标制,采用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

(30)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创造条件,争取支持,转变观念,稳步推进,逐步达到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改革目标。

(31)组建安徽演艺集团。整合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徽省歌舞剧院、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徽省杂技团、安徽省话剧团等单位组建安徽演艺集团。创新艺术生产机制、经营管理机制、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营销制度,提高艺术生产水平,使安徽演艺集团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集艺术创作、生产、营销、服务、教育、研究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团。

(32)完善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支持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建立规范有效的公益文化事业投资机制。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公益文化项目,争取在融资、用地、税费等方面给予等同于国有单位的优惠政策。争取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到“十一五”末,力争文化事业费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两番。

(33)构筑文化建设的多元投入体系。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相关法规,落实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实行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采取独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投资形式,参与文化建设。积极征集文化投融资项目并建立项目库,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力争设立“安徽省文化发展基金”。

九、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文化服务效能

(34)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快制定文化市场管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法规,初步形成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文化法规体系。提高文化执法水平和效能,推行文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35)提高文化行政管理效能。加快推进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行政审批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坚持依法行政,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改进领导作风和部门行风,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运行机制。

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建设文化人才队伍

(36)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紧紧围绕培养、使用和引进三个环节,坚持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全面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文化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文化建设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快文化艺术人才培养与培训,探索适合文化艺术行业特点的人才考核评价办法,健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施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和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开辟“绿色通道”,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有文化、会创新、善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文化经营人才队伍;加快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建设,力争在2010年左右实现本科学制目标。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