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域名为http://ct.ah.gov.cn。原betvlctor伟德官网网站和原安徽省旅发委网站不再更新,将于2月底正式下线。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公众互动
站内搜索:
重点领域信息
统计分析
应急管理
舆情收集与回应
公众互动
精准扶贫
索引号 00298621-3/201809-00007 内容分类 计划总结
发文机构 省文物局 发文日期 2018年09月05日
名称 省文物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安排
文号 关键字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省文物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安排
省文物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安排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在厅党组的领导下,全省文物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抓主抓重,务实进取,文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文物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保护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1.大遗址保护利用取得突破。

    一是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召开专题座谈会,全面梳理大运河文化带文物、非遗、演艺等各类资源;启动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研究、编制大运河安徽段基础研究报告和大运河文化带遗产保护利用专题报告;开展大运河保护调研;督促地方积极谋划项目,推进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性展示工程。

    二是推进含山凌家滩、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凌家滩遗址防洪一期工程、粮库区域环境整治及改造展示项目,建成凌家滩遗址文明探源展馆并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凌家滩墓葬祭祀区保护展示工程和安全技防项目建设;完成明中都皇故城南城墙西段、西城墙抢救性修缮工程。加快实施明中都皇故城东华门遗址保护等文物保护项目。

    三是开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报工作。凤阳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是我省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寿县寿春城遗址、蚌埠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我省建成、在建及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5个,立项数列全国第三。六安汉代王陵等7个大遗址列入国家“十三五”大遗址名录。

2.大别山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实施成立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17年度保护利用工作计划。召开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开展大别山区革命文物资源和保护状况调查。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完成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及规划纲要初稿。推进金寨革命博物馆改扩建项目。邀请国家级专家论证博物馆建设方案。厅主要领导带队多次到金寨调研指导博物馆改扩建工作。

3.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成效显著。完成泾县黄田村古建筑群11处、徽州区呈坎村古建筑群17处维修工程以及黟县屏山村等5个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21处文物维修项目,审批泾县查济村6处古建筑修缮方案。2017年争取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2786万元,用于岳西县请水寨村等5个传统村落的文物维修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省政府出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会同住建厅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检查和规划评审,推荐申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4.考古发掘工作有序开展。配合凤阳明中都城遗址公园建设,开展奉天殿、承天门等遗址考古发掘。配合凌家滩遗址防洪工程,发掘外壕沟、南半坎红烧土等4个地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武汉大学对萧县白土寨窑址进行发掘,为窑址保护和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坚持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原则,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积极配合大中型建设工程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引江济淮工程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前期准备工作。组织举办全省田野考古培训班,20余个市县文物部门的4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全年配合郑阜高铁、定远江巷水库以及六安、寿县、滁州等城市建设工程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156个,勘探面积5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多件。

(二)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2016年,我省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各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办公室验收。2017年4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我省有2个先进集体和2个先进个人获得表彰。经认定,我省共有可移动文物国有收藏单位394家,共登录文物藏品303994件(套),实际数量1158334件,成为全国登录文物超百万的文物大省之一,涵盖陶器、瓷器、铜器、书法、绘画等35门类。其中,一级文物有2221件(套)、二级文物有5152件(套)、三级文物有52998件(套)。普查期间,全省共组建78个普查机构,投入2015名普查人员,共举办普查培训班92期,培训普查人员11000人次,安排普查经费2583万元,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利用。

    2.博物馆建设得到加强。滁州市、宣城市、五河县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安庆市、阜阳市、广德县、涡阳县、繁昌县、怀宁县博物馆等新馆正在建设中。全年新增9家博物馆纪念馆,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增至23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50家、非国有博物馆80家。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展陈提升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发挥博物馆宣传教育作用,开展送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举办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大赛,遴选一名选手参加“中国故事——全国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评选活动,获成人志愿者组“十佳讲解员”称号,安徽博物院志愿者团队获全省优秀群众文化志愿辅导工作团队。

    3.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作用充分发挥。组织召开全省陈列展览联盟工作推进会,举办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提升培训班,与北京博物馆学会联合召开保管专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等。全年推出展览28个,包括6个原创展览、5个引进展览、17个输出展览,“玻璃攸华 旷世良工——欧洲玻璃艺术珍品展”、盛世玲琅——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玉器特展受到省城市民热烈追捧,“佛光恒常——安徽佛教文物精品展”到台湾展出影响广泛,徽州古建筑雕刻艺术展亮相京华,向全省30多家联盟单位成员馆推送“金鸡报晓——丁酉新春鸡文物图片联展”,安徽博物院 “战地黄花分外香――安徽军民抗战宣传画展”入选国家文物局“纪念建军90周年、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主题展览项目(全国10个)。

4.社会文物管理明显增强会同省工商局开展文物流通市场专项督查、整顿行动,并对重点市县进行督查,按时报送专项行动工作报告至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文物局。规范程序,审核批准安徽观复拍卖有限公司等从事第一、二、三类文物的拍卖。审核批复安徽盘龙企业拍卖集团有限公司等开展艺术品拍卖和古陶瓷品鉴会交流活动。批复同意正德、中观、东歌等多家公司拍卖活动,交易额达1.3亿元。省文物总店举办了“第三届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全国近百家国有、民营文物艺术品经营单位参会。省文物总店举办“文房雅赏——安徽省文物总店典藏文具展”并在安徽博物院、芜湖和马鞍山市博物馆巡展。

(三)文物安全工作不断强化

1.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7月25日,省政府领导在省分会场出席全国文物安全电视电话会议并就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进行部署。8月11日,省文化厅在合肥召开全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全国文物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我省文物安全工作。9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81号),根据省政府要求,省文化厅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工作方案》印发全省。

2.专项行动有力有效。一是开展文物安全大排查专项行动。根据国家文物局的部署,省文物局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在全省范围开展了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局领导带队成立三个检查组,以古建筑防火为重点,先后对安庆、黄山、亳州、铜陵等地文博单位的安全工作开展明察暗访,督促落实整改,我省文物安全大排查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检查。二是按照国家部署和要求,开展“法人违法案件整治(2016—2018)”、打击文物犯罪、文物流通市场整治、“问题地图”等专项整治行动。三是成功追缴被盗国家珍贵文物。运用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的相关信息,我局积极协助配合公安机关,提供文物相关信息,仅两天时间内,就在文物即将在拍卖会上拍卖交割之际,成功追回我省1988年被盗的国家一级文物商代青铜鬲。

4.执法督查全力推进。面对法人违法、建设工程破坏文物事件多发的态势,省文物局主动作为,加大文物违法督查力度,对望江县保单位朝阳庵违法拆毁、肥东县保单位计氏宗祠发生火灾、南陵县擅自在国保单位皖南土墩墓的保护范围内违法修建殡葬设施、潜山三祖寺工程建设破坏古墓葬和出土文物、泾县宝圣禅寺擅自在国保单位水西双塔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等案件进行督查督办。据初步统计,2017年,我省新发生文物违法案件11起,其中5起已得到整改案件办结,其余6起正在整改中。

   (四)文物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1.文物法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地方人大、政府重视文物法规制定工作,一批地方性文物法规出台,《合肥市文物保护办法》《淮南市寿州古城保护条例》《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先后颁布施行。

    2.文物项目管理不断加强适应国家文物局项目审批改革政策转变,举办全省文物工程管理培训班,督促各地开展项目申报,31个国保文物保护项目计划获得批准同意实施。组织召开70多个国保省保的保护规划、方案等论证会,审核审批114个国保省保项目方案。全年共争取国家文物保护项目129个、经费2.3亿元,安排省级项目54个、经费2500万元。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举办全省文物保护工程培训班,来自全省100多家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的400多人参加培训。

3.第八批省保单位申报工作扎实推进4月21日,省文化厅召开全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会议,启动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制定第八批省保单位申报工作方案,布置开展申报工作。截至年底,共有369处文保单位申报第八批省保单位,其中古遗址67处、古墓葬17处、古建筑180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其他7处,涉及83个县市区。

4.文物宣传工作成效显著。6月9日,在蚌埠市举行2017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省政府副省长谢广祥宣布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启动。活动紧扣主题,注重特色,精彩纷呈,既有非遗项目展演展示、非遗项目进校园进军营,又有双墩遗址与淮河流域古代文明进程研讨会、博物馆进社区、文博大讲堂、青少年走进考古发掘现场等,充分展现了安徽文化的深厚内涵,营造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媒体赴金寨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题宣传。省文物鉴定站“鉴宝江淮行”走进淮北义务为群众鉴宝。《中国文化报》以“安徽台家寺遗址考古取得新进展”对阜南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情况进行了报道;《中国文物报》先后对全省田野考古培训班、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座谈会、全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等进行报道;《安徽日报》对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申报、明中都皇故城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进行报道。

5.文物科研出版成果丰富。9月22日—24日,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五次年会在寿县召开,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市文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18所大学代表共计180余人参会。组织召开五担岗遗址及皖东南先秦考古学文化学术研讨会、凌家滩遗址发掘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出版《柳孜运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报告》《六安城东墓地——巨鹰墓地发掘报告》。安徽博物院有2项成果获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编辑出版《泊如斋重修考古图》《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孙大光卷(三)》《许承尧未刊稿整理研究》等。潜口民宅博物馆编辑出版《潜口民宅搬迁修缮工程报告》,这是我省第一部文物维修工程报告,得到国家文物局经费支持。

二、2018年主要工作

2018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文物工作再创新业绩。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我省文物战线一切工作的中心主线。全省文物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突出位置,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突出安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二)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

实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物工作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攻坚战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重视国保、省保单位申报工作。开展第八批省保单位专家论证评审和实地考察,提请省政府公布第八批省保单位。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全力做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多报、报好,力争我省有更多文物资源晋升“国家队”。继续推进“中国明清城墙”凤阳明中都城、寿县古城墙、歙县古徽州城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准备工作。

2.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启动编制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推进柳孜运河遗址抢险加固工程、通济渠泗县段本体保护工程。做好大运河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遗产监测、巡查工作。支持、指导淮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泗县大运河展览馆等陈列展览提升。推进大运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3.扎实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实施明中都城午门本体加固工程、西北角楼和部分城墙遗迹保护工程项目,启动明中都城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加强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建设明中都城考古工作站;开展凌家滩遗址核心区环境治理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内环壕保护展示项目,推进遗址公园道路等配套工程建设;组织编制申报蚌埠双墩遗址、禹会村和寿县寿春城等新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工程项目,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内征迁改造及环境整治工作。完成繁昌窑遗址保护大棚建设。推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建设,开展寿春城遗址展示利用方案编制和楚文化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工作。

4.实施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督促编制单位抓紧完成《大别山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科学谋划、申报、实施一批保护利用项目。召开保护利用座谈会。持续推进金寨革命博物馆建设。

 5.加大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力度。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强传统村落环境整治,维护传统村落历史风貌。实施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呈坎村、黄田村三期文物维修项目,开展泾县查济、岳西请水寨等10个传统村落文物保护维修项目。

6.加强考古发掘工作。积极配合引江济淮等重点工程开展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引江济淮工程是我省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也是文物保护的重大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线路长(涉及6市7县),工程量大,相关市县要全力支持配合,上下合力,切实根据工程进度按时完成考古勘探发掘任务,服务省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做好明中都城、寿春城、孙家城、华龙洞等大遗址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

  • 努力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精心办好重点展览。一是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以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为经,以“我”的故事、“家”的记忆、乡村、城镇的变化为维,通过40年来老百姓“衣食住行”中“老物件”、“老照片”、“老音乐”等为展示点,呈现出一幅描绘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二是举办《安徽革命史陈列》主题展览。全面展示安徽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红色革命、新四军、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伟大革命历程。

2.开展博物馆评估定级。开展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导全省各博物馆建立馆藏一级藏品文物档案,做好一级文物备案、公布工作。规范馆藏一级文物修复、复制、拓印、拍摄和借用、调拨、交换等事项管理。开展国家二、三级博物馆评估定级,组织全省博物馆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二、三级博物馆,争取使我省二、三级博物馆数量分别增加50%(现有二、三级数量分别为6家、22家)。

3.开展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工作是继第一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又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是基本摸清全国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总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此项工作时间紧(今年12月底前完成),任务重,各地要高度重视,按照要求认真填写藏品情况调查表,开展藏品的信息采集、登录和备案工作,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4.发挥博物馆展览联盟作用。整合全省文物资源,吸纳更多单位加入联盟,积极打造原创展,大力引进、输出优秀展览。从人才培养、展览策划、藏品管理等方面帮扶基层馆,提高全省的展览水平和办展能力。举办“雅砻民俗文物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等原创展,引进“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历程珍贵档案展”、“不朽之旅—埃及木乃伊展”等展览,输送“潘玉良作品特展”赴深圳、香港,组织“战地黄花分外香――安徽军民抗战宣传画展”等一批特色展览在全省巡展。开展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评选工作,做好安徽博物院“玻璃攸华 旷世良工——欧洲玻璃艺术珍品展”申报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的相关工作。

   (四)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要在文物维修保护的基础上,加大文物合理利用的力度,发挥文物在宣传、教育、研究、欣赏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作用,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推出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创精品陈列展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促进文博创意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安徽博物院要依托国家文创试点单位,积极开发更多更好的文创产品,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安庆市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等全省文博单位也要根据自身藏品特色,努力开展文博创意产品研发。文物维修工程竣工后要尽可能对外开放。加强文物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皖南古民居认领、认租、认购和产权流转等利用模式,打造传统村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地等特色文物旅游产品,培育文物利用新业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切实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升文物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守住文物安全的底线、红线。

1.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文物部门的监管责任、文保单位的管理使用单位和博物馆的直接责任,加强文物安全履职尽责情况督察通报和责任追究,督促基层全面落实专兼职文物安保人员。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推动省、市、县政府间、政府与部门间、文物部门与文物博物馆单位间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

    2.化检查巡查建立健全文物保护责任评估机制,推动市县政府每年开展一次文物保护状况检查评估;各地文物管理部门要认真开展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巡查,按时上报相关巡查材料。

    3.强化安全防护。各地要积极申报国保、省保单位“三防”(防雷、消防、安防)工程项目,抓好已批准的“三防”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强化行政督察。要跟踪督查督办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加强对文物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等重大案件的督查督办,对案情重大、影响很坏、整改不力的文物案件,省、市文物行政部门要集中约谈一批、曝光一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

   (六)有效提升文物管理能力。

    1.筹备成立安徽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和文物保护专家库。筹备成立安徽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规范管理,发挥专家作用。落实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成立涵盖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博物馆专业、文物安全等在内的文物保护专家库,利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各类文物保护规划和方案的评估,增强评估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加强文物项目申报和管理。各地要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坚持文物保护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一要梳理文物资源,分门别类积极主动申报项目。要按要求抓紧开展项目立项和规划方案的编制、申报,只有方案批准了,才能争取到项目和相应经费。二要加快项目实施。既要重申报,更要重实施。项目经费到位后,各地要按照有关要求,抓紧组织实施,避免积压、滞留。文物保护项目经费下达后,两年内必须开工,否则国家将予以统筹。三要加强项目管理。加强项目中期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项目竣工后,要认真组织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今年我们将开展重点项目大检查,召开年度文物工程项目推进会。通过加强管理,使各类文保工程成为优质工程、廉政工程,经得起历史、实践的检验。

3.加大文物宣传力度。利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相关活动,加大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力度和广度,使“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围绕重要工作、重大项目主动策划文物宣传话题和公众活动。精心组织办好今年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凤阳)和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按时完成《中国文物志》安徽部分相关资料的编纂工作。

4.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积极参与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文物和博物馆专业技术培训。举办全省文物执法人员培训班和全省博物馆安全保卫人员培训班。按照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试点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省保以上文保单位的保护人员,强化上岗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和日常巡查任务。加强文物规划、设计、考古、科技保护和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河南、湖北联合举办鄂豫皖大别山地区博物馆讲解员培训及大赛。充分发挥博物馆志愿者作用,拓展讲解、宣教、青少年教育等社会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