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域名为http://ct.ah.gov.cn。原betvlctor伟德官网网站和原安徽省旅发委网站不再更新,将于2月底正式下线。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公众互动
站内搜索:
重点领域信息
统计分析
应急管理
舆情收集与回应
公众互动
精准扶贫
首页 > 手机版伟德客户端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002986213/201308-00079 内容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文机构 省文化厅非遗处 发文日期 2013年08月08日
名称 betvlctor伟德官网对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0126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皖文秘〔2013〕64号 关键字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betvlctor伟德官网对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0126号提案的答复
betvlctor伟德官网对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0126号提案的答复

 

省民革:

贵党提出的《关于我省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文化生存状况堪忧,许多优秀民间文化正日趋濒危。为保护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增强国民自豪感和文化的凝聚力,文化部于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即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正是起步、发展于这一时期。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省文化厅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特色非遗活动;营造了一个非遗保护深入人心、社会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初步构建起一套非遗保护体系和机制;有效保护了一批珍贵的非遗,形成了全新理念保护、工作快速推进、传承成效显著、全国位次靠前的良好局面。非遗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支持的新的文化事业,已经成为文化工作新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文化工作新的亮点和重点。

一、深入普查,全面摸清我省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状况。

从2006年起,我省即启动了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全省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摸查。全省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试点先行,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了宣传、动员、培训、田野调查、建立数据库等多项工作,普查队伍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确保了普查的广度和深度。据统计,全省直接参与普查工作人员20144人,协助普查及被调查人员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中小学生、村民等约10万人,普查成为社会性的大行动。普查共形成文字记录1981.46万字,录音记录1646.5小时,摄像记录3249.65小时;拍摄照片29976张,征集实物1521件,汇编文字资料838册,灌制录音录像资料1436盒,形成电子资料977.49G,搜集线索10016条。普查认定和抢救了一批濒危的非遗项目,较为全面掌握了我省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加强对优秀民间文化的系统保护。

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我省组织专家对非遗项目进行梳理,甄别。将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能代表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评审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从中进一步遴选价值更高、影响更广,能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非遗项目,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目前,我省已全面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呈梯形分布的非遗名录体系,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项目2项(宣纸制作技艺、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60项,省级非遗项目273项。在具体保护措施方面,我省针对不同项目特征、生存状态、传播途径等属性,分类分级保护非遗项目,制定了多元的传承保护方案,抢救性保护、馆藏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方式构成我省民间传统文化的科学保护方法体系。

三、科学保护传承人,活态传承优秀民间文化。

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重在活态传承,活态传承重在传承人。本着以人为本,见物见人的原则,我省创新保护机制,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一是建立传承档案。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基本信息、技艺特点、传承活动进行真实记录,建立完整的传承人档案。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5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9人,已全部建立了文字档案。二是提供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安徽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我省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加强传承人权责保障。三是搭建传承平台。通过建立专题博物馆、传习基地等方法,为传承人搭建传承平台,吸纳传承人进驻,开展传习活动。在国内外重大文化活动及文化交流中积极推介我省非遗传承人参加展览、展演。四是给予资金扶持。文化部每年补助国家级传承人10000元,省财政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从2007年起建立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每年补助省级传承人1000元,用于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目前,省财政已通过增加非遗专项资金的方式,于2012年起将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增加到3000元/年,极大地激发了传承人传承热情,保障了传习基本条件。五是营造保护氛围。以公布国家级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为契机,以“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为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示传承人风采,营造尊重传承人、保护传承人的社会氛围。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文化部于2008年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年度文化建设专项,我省财政从2009年起设立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资金,2009—2011年,省财政每年给予30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12年提高至540万元。截至目前,国家和省财政共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6834万元。今年,省文化厅又向文化部积极申请年度非遗保护经费,共约5000万元。专项经费的设立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但是由于我省文化遗存点多面广,自然损毁和消亡严重,政府投入显然不能满足保护的需要。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将继续拓宽融资渠道,采取研究制定重大项目吸引投资,设立民间保护基金,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多种方式吸引投资,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五、培育基地,以阵地示范带动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

为使民间传统文化有阵地、有示范、有规模、有品牌,我省加大了非遗保护基地建设和培育工作力度。一是非遗传习基地建设。2011年5月,公布五河县文化馆等33个安徽省首批非遗传习基地。非遗传习基地的公布,为众多非遗项目搭建了保护传承的平台,为传承人提供了传道授业的舞台。二是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在生产性保护中坚持非遗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提高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项目落地,探索了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是开展非遗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建设。目前,我省有各类专题博物馆26个,民俗博物馆15个。非遗专题博物馆主要是通过实物、图片、音像、影像等多种手段,对某项非遗项目进行展览,扩大了非遗保护知识的普及。如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等。民俗博物馆以弘扬安徽民间文化、展示民俗风情为主,使公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重温传统,感悟地域文化的魅力。如安徽省陈氏流派花鼓灯生态村等。

五、广泛开展宣传展示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全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氛围。

非遗工作开展以来,我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宣传非遗保护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我省传统文化影响力,民间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初步显现。一是借助各种节庆平台。我省在奥运会、世博会等40多个国际间、国家级、省级大型活动上,重点推出宣纸制作技艺、文房四宝、徽州雕刻、花鼓灯、黄梅戏等50多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先后组织非遗项目赴香港、澳门、台湾、韩国等进行文化交流,在海内外展示安徽省非遗的精彩与精湛。全省各市、县(区)的各类经济文化活动中也都有非遗表演或展示。二是专题集中展示。2010年、2011年连续举办两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民俗表演、百戏百乐百工百品展演展示、民俗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数万观众参与,充分展示非遗的独特神韵。2012年11月,由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betvlctor伟德官网与黄山市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黄山)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市举办。大展含开幕式、黄山论坛、非遗传统技艺精品展、百工百品展销和年度主题活动等系列子活动,整个展览持续一周,社会反响强烈。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和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已经成为我省在全国叫的响重要文化品牌,对宣传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产生了积极影响。三是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集中、全面、深入地报道、宣传非遗保护工作;有的市县区将传统技艺纳入手工课,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载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贵党建议,继续采取更为得力的举措抓好抓实我省优秀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美好乡村,实现文化强省目标履职尽责。

感谢贵党对我省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能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非遗处

联系电话:0551-63608275

 

 

 

                                  betvlctor伟德官网

                              2013年5月30日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