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公众互动
站内搜索:
重点领域信息
统计分析
应急管理
舆情收集与回应
公众互动
精准扶贫
首页 > 手机版伟德客户端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00298621-3/201706-00100 内容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发文机构 非遗处 发文日期 2017年06月14日
名称 对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369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皖文秘〔2017〕71号 关键字 非遗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对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369号提案的答复
对安徽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369号提案的答复

蒋劲华委员:

我单位对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上您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的建议”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十余年来,取得一些成效,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特性以及工作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着一些问题,非常感谢您的意见与建议。

一、关于完善多渠道传承人评审认定机制

省文化厅制定《安徽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明确我省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加强传承人权责保障。省级传承人认定评审工作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安徽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公布评审通知,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及时向省政府汇报请示,向驻厅纪检组征求意见,公示期间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针对在传承人评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省文化厅将严格按照《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及有关制度要求,完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办法,总结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听取社会意见,探索实施传承人退出机制,为传承人评审工作提供更为科学严谨的措施,突显代表性传承人队伍的权威性、科学性,保证传承人队伍健康发展。

二、关于实施非遗分类扶持

针对不同项目特征、生存状态、传播途径等属性,分类分级保护非遗项目,我省制定了多元的传承保护方案,抢救性保护、馆藏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方式构成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方法体系。一是抢救性保护。对于濒危的,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录音、录像及记录等方式,整理分类、编印成图书或影音资料,建立档案研究和保护。2012至2015年,我省启动并实施濒危项目抢救工程,全面完成7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及近百项省级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采录工作。2015年,文化部正式启动高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工程,对每名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给予40万元资助,目前已完成10名传承人采录,2017年将连续推进第二批共计10人高龄传承人采录工作。二是馆藏性保护。对于在长期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留下大量珍贵物质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整合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状况,调动地方和社会积极性,建立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如中国花鼓灯博物馆、中国黄梅戏博物馆、中国宣纸博物馆、谢裕大茶叶博物馆、程大位珠算博物馆、万安罗盘博物馆、万粹楼博物馆、三百砚斋博物馆、祁门红茶博物馆等。依托这些博物馆,广泛开展展示和传承。三是生产性保护。对于具有市场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合理开发利用,在生产中加以保护。我省依托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形成的规模企业近百家,如界首彩陶、芜湖铁画、黄山毛峰、文房四宝等,2017年1月,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在黄山市正式挂牌成立,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是以故宫博物院与黄山市政府建立合作机制,文化部、省文化厅提供支持搭建平台型,同时吸收各方力量参与工作站。其主要任务是以徽州四雕等徽派非遗传统技艺项目为重点,依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资源、众多的文物专家、高端的设计人才,广博的文创产品、领先国际的数字化技术,帮助我省徽派工艺传承人丰富创作、丰富品种题材、解决工艺难题、拓展应用空间、培育知名品牌,实现徽派传统工艺振兴。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传统手工技艺得以在生产中、在市场里传承与拓展,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四是传承性保护。鼓励和扶持设立非遗传习基地、传习所、专题博物馆、展示馆(厅)等,通过搭建传承平台、建立传习基地等方法,吸纳传承人进驻,开展传习活动,为传承人提供传道授业的舞台,截至目前,省文化厅共公布五河县文化馆等68个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19个省级非遗传习所和30个非遗教育传习基地。通过传习基地(所)进行非遗传承与传播,在民间建立起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和保护队伍。五是整体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相对完整的特定区域制定保护规划,实施整体性保护。我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全国第二个获批设立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文化部的指导下,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文化厅科学统筹,创新思路,积极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9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唯一特等奖,2010年,实验区建设项目入选十大“国家文化创新工程”。2011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批准,2015年保护区建设情况通过文化部首批评估,其建设经验多次在全国会议上推广。

三、关于培养传承人,开展积极有效的传承活动

保护传承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具体保护工作中,我厅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扶持、管理。

一是积极争取省财政部门支持,逐步提高传承人传习补助标准。敦促引导具备条件的市、县建立传承人传习补助专项经费。文化部每年补助国家级传承人20000元,省财政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从2007年起建立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每年补助省级传承人1000元,用于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2016年起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补助经费增加到4000元,进一步保障了传习基本条件。

二是强化非遗宣传,营造保护氛围。以公布国家级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为契机,以“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为平台,借助各种节庆平台、专题集中展览展示、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非遗传承人,不断扩大传承人的社会影响力,展示传承人风采,营造全社会尊重传承人、保护传承人的良好环境。

三是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广泛培养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是规范化、规模化培养传承人的重要手段。我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把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不同类型学校开展项目多样、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目前,各地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共进入572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552所;私立学校20所。包含大、中、小、幼和特教、职业技术学校。全省建立培训班(基地)近50个,惠及学生6万人次;举办展演、展览近1000个,惠及学生 45万人次;组织非遗知识讲座近1000次。

四是继续做好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提升传承人群的文化素养、美术基础、设计意识、传承能力、传播能力,提高传统工艺的审美水平和实用程度,逐步培养出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有效推进非遗的当代保护与传承。目前,已与中科大联合举办两届传统造纸研修班,推荐多名传统技艺传承人赴清华美院等多所高校研修培训,2017年度我省除中科大外,新增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实施院校,6月起,两所高校研修、培训班将陆续开班。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向精细化转变,我厅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实际,完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按照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做好相关法规落实情况督查工作;二是加大非遗普查力度,拓展信息宣传渠道。力争使得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之间信息对等,让更多更好的项目和传承人通过评审认定进入相应的层级;三是严格按照《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传承人补助经费使用监管力度,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主动与财政、发改、税务等部门沟通,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制定,持续加大中央、省非遗专项经费申请力度,加强对非遗抢救性记录、产业化发展及理论研究等工作的扶持。

感谢您对安徽文化工作的关心关注,期待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与建议。

专此函复。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文化厅非遗处

联系电话:0551-63608275

 

 

  betvlctor伟德官网

  2017年6月14日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