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公众互动
站内搜索:
重点领域信息
统计分析
应急管理
舆情收集与回应
公众互动
精准扶贫
首页 > 手机版伟德客户端 > 本级政策解读
索引号 内容分类 本级政策解读
发文机构 省文化厅 发文日期 2017年06月15日
名称 袁华:学习宣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依法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号 关键字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袁华:学习宣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依法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袁华:学习宣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依法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深刻理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文化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基础性法律,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并迅速行动,按照文化部统一部署,印发了学习宣传贯彻通知,制定了学习宣传贯彻方案。5月15日,省文化厅在合肥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专题报告会,全省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一)保障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文化领域的最新实践。一是推动了宪法的实施。我国宪法第22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保障法的出台使宪法有关文化事业的原则和制度得到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二是完善了文化法律制度。保障法出台前,我国“大文化”领域只有5部法律(即文物保护法、档案法、著作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电影产业促进法),仅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的2.3%,不少环节缺乏法律规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弥补了这一“短板”。三是促进了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保障法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中的职责,为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四是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保障法是地方立法和工作经验成果的总结。起草保障法过程中,国家起草组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吸收地方立法经验,借鉴地方工作成果。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8月,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率队来我省调研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在合肥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我省经验介绍。在综合我省及其他地区实践成果基础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被纳入保障法规范的内容,第18条、第30条专门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出规定。

(三)保障法奠定了公共文化领域重要的制度基础。保障法将我国文化领域长期形成的基本方针、政策和要求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了重要的制度框架。这些制度中有的已经初步建立,如服务标准制度、免费开放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服务公示制度、综合协调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也有一些制度仍在探索,如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需求征询反馈制度、机构年报制度等。各地继续完善现有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应结合实际,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形成经验。

(四)保障法具有强烈的改革和实践精神。一是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责任主体,规定了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保障中的职责。对未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职责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是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写入了总则,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管、用均作出规定。如,规定公共文化设施选址要征求公众意见,规定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根据效能考核评价结果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思想,这是保障法的一大亮点。

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主要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分6章共65条。其中,第一章总则(13条);第二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13条);第三章公共文化服务提供(18条);第四章公共文化服务保障(13条);第五章法律责任(6条);第六章附则(2条)。

第一章总则。本章阐述了保障法的立法宗旨,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作出法律界定,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提出了各级政府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责任,明确了政府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制度、协调机制、管理体制。此外,还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发挥科技作用、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表彰等作出规定。

第二章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本章用“大文化”的观念界定公共文化设施,列举了16种公共文化设施,明确属性,统一认识;明确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依据,设施种类、数量、规模和布局,建设目标(阵地、流动和数字)以及选址原则,第一次提出公共文化设施选址要征求公众意见。规定了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与重建,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明确了政府、社会、管理者和公众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

第三章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本章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内容最为丰富,规定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面的主体责任。主要包括:制定和发布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目录,完善管理、监督、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优秀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和传播,全民文化普及活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鼓励各部门文体设施向公众开放,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支持特定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城乡、区域和人群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明确了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单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责;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还对公共文化设施公示信息,收取费等情况作出规定。

第四章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本章从落实经费保障、鼓励社会参、加强队伍建设和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保障责任和具体措施。投入保障方面,规定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共同负担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并纳入本级预算。规定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对老少边穷地区重点扶助,也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提供援助和帮扶。规定对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进行补助。社会参与服务方面,规定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鼓励设立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基金,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发展。人才队伍保障方面,明确各级政府合理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相应专业人员;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出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研究,加强教育和培训。监督考核方面,规定建立资金使用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要求审计机关将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使用纳入审计监督计划;规定建立群众需求的征询反馈制度和有公众参与的考核评价制度;还规定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加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

第五章法律责任。本章规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法律责任。6条内容分别规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责任主体、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责任主体违法履职的法律责任、侵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用地或者擅自改变用途的法律责任、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开放管理中违法履职的法律责任、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运营中违法履职的法律责任,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过程中的民事责任、治安管理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六章为附则,对境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我国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规定,规定施行日期。

总体来看,《保障法》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作出了顶层设计,规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方针、政策和重要原则;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中的主导作用、主体责任和法律责任;规定了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基本公共文化活动的建设、使用、管理和要求和指导性的标准,公开目录,社会监督;强调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 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和公开监督、评价考核、奖惩罚处的制度,依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规范运行。

三、宣传好、实施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有了法律不能有效实施,那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因此,学习宣传贯彻保障法关键在于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一阶段,我们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普法。一是抓好学习培训。要制定系统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召开主题报告会、邀请专家辅导、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将学习宣传保障法纳入普法工作规划,重点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取得成绩。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充分发挥阵地作用,面向社会公众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严格执法。一是完善配套制度。今年我省将着手起草制订《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各地要深入调研,为《条例》制定献计献策。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监督检查,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特别是设施被挪用、占用,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三)推动工作。要把贯彻保障法与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社会化运营试点,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推进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机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组织“群星奖”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示活动,不断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深化群众文化志愿辅导工作,壮大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深化全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文化馆活动联盟、博物馆展陈联盟和书画院联盟建设,深化国家级、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