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域名为http://ct.ah.gov.cn。原betvlctor伟德官网网站和原安徽省旅发委网站不再更新,将于2月底正式下线。
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机关处室局
站内搜索:
办公室
人事处(外事处)
财务处
艺术处
公共文化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文化产业处
省文物局
文化市场局
离退休处
机关党委
普法专栏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0问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6日     来源:办公室(政策法规处)     点击量:      字体:T T T

 

 

2015-02-27

 

序  言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2014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务院就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分别作出了明确部署。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发展当中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合理分配公共文化资源、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注重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作为新时期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将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重要遵循。

  为了帮助广大公共文化管理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委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团队编制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0问——解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希望为学习理解《意见》精神提供辅导。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0问——解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分为“主旨篇”、“均衡发展篇”、“增强动力篇”、“加强供给篇”、“推进融合篇”、“创新体制篇”、“加大保障篇”七大部分,针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提炼出50个重点问题并进行逐一解答。由于时间仓促,有不周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主旨篇

  1、如何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要目标,以正确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为基本原则,逐步建设而成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五个鲜明特征: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贯穿始终,真正地实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第三、以均衡发展为要求。这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地区间、城乡间和不同群体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影响了文化惠民的效果。因此,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着力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源泉。要理顺政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配置各方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益;同时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创新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能。

  第五、以公共文化立法为保障。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基石。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要立法先行,并将文化立法作为重点立法领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以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法律、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主干,以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为补充的完备的、与时俱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让法制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保驾护航。

 

  2、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2日主持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表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存在不均衡等现象,因此,需要通过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我国文化民生水平。

  第二、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将有力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通过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传递价值理念、“以文化人”中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扩大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凝聚发展合力,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意见》强调构建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了多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念的发展,也为公共文化服务树立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尤其在破解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上有了明确的方向。《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尤其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国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城乡覆盖的基础上,均等化将成为今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

  4、如何理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导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围绕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意见》当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党在文化建设领域坚持“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群众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社会公共交往、促进社会和谐、培养现代公民,培育核心价值方面的积极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供给不足、效能不高、供需错位等突出问题,根本原因是对人民群众的真实的文化需求了解不深,没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将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考核的重要依据,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实现。

  5、如何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视察时强调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重点是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见》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为文化建设如何坚持主心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了具体路径。

  先进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面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因此要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关键,对于传统文化,只有创新升华,汲取现代营养,才能起到强基固本的作用;通俗文化是群众生活中最接地气的文化,要通过扶持,让通俗文化通俗而不庸俗,通俗而不低俗,真正通民情,通民心;流行文化往往孕育着新兴文化的萌芽,但并非一切新生事物都是积极的,因此要通过引导避免流行文化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落后文化是在时代进步过程中逐渐被淘汰的文化,只有经过改造才有可能将其变成培育进步文化的土壤,而不能采取一棒打死的极端态度;面对有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巩固国家文化阵地,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正确对待“六种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6、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见》将“坚持政府主导”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政府要履行宏观指导和总体规划、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人才培养和市场监管等职责,具体体现在:

  第一、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建立、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

  第二、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导向,建设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和项目。

  第三、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创造紧扣时代脉搏、体现地方特色、富有现实意义、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

  第四、以广播电视、网络、书籍、报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为载体传播精神文明和公共文化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第五、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典型示范,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规范文化市场,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六、做好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总之,政府需要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研究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意味着包办,要将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处理好主导与引导的关系,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7、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为何特别强调社会参与?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加明确地指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意见》当中,将“坚持社会参与”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强调“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培育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政府为主导,但由于财力有限,政府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差异化的文化需求。因此,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弥补公共财政不足、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选择。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通过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过去“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服务模式,可以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促进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活力,培育和引导文化消费。

  目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积极吸纳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如宁波市鄞州区将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的方向,出台了政策导向目录、资金管理办法、绩效评估办法、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目前民间资本投资4.6亿元,建成了14个民办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民营企业参与运作的公益文化活动为代表的“活动运作型”,以公共文化设施市场化托管为代表的“设施运营型”、以文化义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为代表的“义工服务型”,已成为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资金投入方面,鄞州区在确立政府投入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两年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力量以1∶10的比例投入文化设施、1∶5的比例投入文化活动,累计达15亿元,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提升。

  8、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目前,我国仍然有很多公共文化资源未能充分释放活力,如学校、工会、妇联、科协和共青团等组织管辖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还未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据统计,如果能够将这些领域的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共享,全国的公共文化设施将会增加一倍,从而有效缓解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不足。同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并推动专业艺术院团、体育运动队和艺术体育院校等到基层教、学、帮、带。要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加强统筹管理,建立协同机制。因此,《意见》提出要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为平台,由文化部牵头,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9、如何理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到《意见》当中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党和政府已经明确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之源。公共文化服务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馆、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它们的运转则依赖于文化产业中的演艺、出版、电影电视等多个行业生产的内容产品。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大批内容精良、制作考究的文化产品,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同时,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上,一批有着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生产单位逐渐成长起来,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需求,提供导向。公共文化服务旨在满足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网络、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人民群众的消费潜能。以2014年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为例,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等各方资源,降低了文化消费门槛,为期两个月的消费季,近2000万人次的消费者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优惠,累计惠民达3.96亿元,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的意义。而在文化市场带动方面,消费季累计吸引3772.5万消费人次,消费金额达101.8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94%。由此可见,公共文化服务在培育需求、带动市场、引领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要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同时建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转化的协调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齐飞。

二、均衡发展篇

  10、如何理解“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二元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乃至我国城镇化的整体推进。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既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内在要求。

  《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从顶层设计上发力,将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提到了全新高度。在中央和地区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当中明确“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工作任务,意味着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问题将成为政府工作的“新常态”,也将成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必须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加快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1、如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对于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重要意义。

  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公共服务再分配处于弱者地位。因此,应当“反弹琵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使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跨越发展。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要高屋建瓴,也要脚踏实地。在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内容,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统筹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用户接收设备配备工作,鼓励建设农村广播电视维修服务网点,逐渐缩小城乡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12、如何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其本质在于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惠及到民,便利于民。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能否便捷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农村和基层居民可以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本质要求。因此,要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延伸到群众身边,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文化民生”。

  《意见》指出,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要通过流动性公共文化服务来盘活各级公共文化资源,如“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加油站”和“流动演出队”等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惠民工程的基础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数字硬件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群众公共文化服务获得的便利性。

  13、如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严重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长期侧重于城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城市有较大差距,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脱节。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需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以城乡图书馆建设和农家书屋建设为例,要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通过整合城乡图书资源,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水平。其次,要构建公共文化的城乡帮扶机制,通过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的形式来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并逐步建立城乡公共文化帮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14、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精准扶贫是对原有扶贫体制机制的修补和完善,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要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实现精准扶贫,首先要明确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和资源缺口。其次要集中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扶贫项目,包括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文化帮扶等。第三是资金合理分配,对于贫困地区的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及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第四要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第五是加大人才交流力度,促进地区对口帮扶,深入实施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工作者专项支持计划。最后,要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5、如何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我国目前农民工总量已达2.69亿,并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文化需求和现实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此次《意见》将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一并列入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显示了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意见》提出加快将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文化机构、社区、用工企业主体实施,满足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

  除此之外,《意见》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群众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服务、演展和科技普及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推荐中小学生优秀文化产品,特别指出互联网文化企业作品开发要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把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纳入中小学教育活动计划。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对于残疾人,要提供适合残疾人生活方式的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16、如何理解“将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融入,更为关键的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实现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方式向市民的转化。重视和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由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中,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意见》中指出将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在农民工文化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明确了常住地政府的主体责任。将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常住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充分考虑辖区内农民工的规模、特点和文化需求,研究分析农民工的文化需求特点和文化消费规律。要满足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基本需求,就是要探索需求的新特点、新要求,以及适合农民工的文化活动形式。

  17、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必然方向,标准化是推动均等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标准如同一把“尺子”,为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确立了准绳。

  《意见》指出国家要明确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底线、做到保证基本、统一规范,同时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此外,提出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提高具体指标。

  18、如何推动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落实?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是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以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责任而确立的指导全国的标准,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承诺。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了2015至2020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政府保障范围,由“服务项目与内容”和“标准实施”两部分组成。“服务项目与内容”包括“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构成了指导标准的主体部分。“标准实施”对如何实施提出了要求:一是分级负责,各省(区、市)应根据《指导标准》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二是要以县为基本单位推进标准的落实;三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老少边穷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予以补助;四是建立动态监测评价机制,加强对地方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

  19、如何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文化设施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设施差距大等诸多问题。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健全标准。我国虽已编制并出台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标准和用地标准,但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缺乏统一标准,如剧场、美术馆、文化广场等等。因此,要分别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土地使用、建设规模、设计和施工规范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第二、合理规划。目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分布差距大,东西部地区分布差异大,城市内部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较为明显。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合理规划。要充分结合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的实际情况,坚持均衡配置、严格预留、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规划各类公共文化设施。

  第三、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与依托。因此,在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村(社区)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其次,要整合利用闲置学校等现有城乡公共设施,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最后,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城乡公共设施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场地。

  20、如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

  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加大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逐步兴建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大批公共文化场所,建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但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各类服务水平,首先要转变“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将运营管理纳入工作重点。

  第二、健全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机构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队伍建设。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团队主要是由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人员和业余文化志愿参与的辅助人员三类人群构成,要采取各不相同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管理需求,进行组织管理。

  第四、创新管理模式。在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

  第五,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评价工作机制。要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的立体化评价指标,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双重指标纳入到考评体系之内,将考评结果与预算确定、收入分配、负责人奖惩相结合。

三、增强动力篇

  21、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

  《意见》将“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作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物质生活的愈加丰富,人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也将愈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公共文化服务走向优质化、多样化,实现标准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作为《意见》附件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以群众实际文化需求为导向,界定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范围,围绕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观看演出、参加文体活动和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兜底标准,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质性举措。另一方面,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在标准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为目标,通过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

  22、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关联产业的发展?

  在政府主导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构成,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主体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趋势。

  公共文化服务是激发文化生产活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各种文化产业资本、文化产业资源、文化智力资源、文化产权资源产生着集纳和集聚效应,以与公共文化服务密切关联的培训教育、体育健身、演艺会展、旅游休闲等产业表现最为明显。充分重视和挖掘公共文化服务与关联产业的深层关联和转换,有助于推动关联产业发展,产生文化产业效应。通过引导和支持众多关联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23、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哪些渠道?

  根据《意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渠道有:一是政府购买。《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二是资本合作。《意见》提出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社会力量可以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意见》提出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

 24、如何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有助于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意见》提出,要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目前,文化部牵头负责,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参与制定,指导各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和指导性目录,已正式上报中央。文件中明确规定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内容、购买程序、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等。各省市文化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中央精神制定本地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具体目录。

  25、如何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

  《意见》提出要“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引入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模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减轻政府压力,提高政府管理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效率。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已经尝试在公共文化设施运营中不同程度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譬如,北京市朝阳区朝外街道图书馆与民办机构悠贝亲子图书馆签订《社会力量参与朝外地区图书馆运营合作协议书》,委托其进行管理等。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需要建立稳定长效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准入、监督和考核体系,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发挥效能。

  26、如何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

  文化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助于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

  文化类社会组织包括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如何发挥文化类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根据《意见》,一是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自律、行业管理、行业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快推进文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三是加大政府向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各级政府管理的资金、资源、项目也要向文化类社会组织开放,给文化类社会组织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平等的竞争主体地位,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的造血机制,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在培育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规范和管理,包括制定规章、加强监督、透明运行、绩效和信用评估等,确保文化类社会组织规范有序运行和发展。

  27、如何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2012年,文化部与中央文明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第一次对加强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志愿服务开始进入规范化推进的新阶段。2014年2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加快了我国志愿服务的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的步伐,在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完善政策和法律保障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

  文化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利他为前提,为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或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团队和人士搭建服务平台。文化志愿者是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组成人员不仅包括专职文化工作者,还包括业余文艺骨干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意见》提出,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重点依托四个方面展开,即:依托公益性文化设施、依托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依托重要节日纪念日、依托内地对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工作,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因为这四个方面是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载体或契机,有比较好的工作基础,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对接基层群众文化需求。

  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要坚持四项工作原则,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民在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努力扩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增强活动影响力。

  28、如何提高文化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性和社会影响力?

  广泛深入地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目前,我国文化志愿者人数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 2014年2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坚持培训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此次《意见》指出,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提高社会影响力。要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推动专业艺术院团、体育运动队和艺术体育院校等到基层教、学、帮、带,建立志愿服务下基层制度。加强对文化志愿队伍的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志愿服务领导对于稳定志愿者队伍和扩大社会影响力非常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志愿服务融入城乡社区治理,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同时,要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

四、加强供给篇

  29、如何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是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做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当前核心是要不断扩大免费开放的范围、扩展免费开放的主体,并建立起合理的免费开放保障机制。

  第一、不断扩大免费开放范围。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推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第二、不断拓展免费开放主体。鼓励经营性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等向公众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  

  第三、建立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社会捐赠、编制调整等方式,为免费开放提供资金、人才等方面保障。例如对实行免费开放后工作量大量增加、现有机构编制难以满足需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应合理地增加机构编制。

  30、如何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消费方式、社会生活方式、信息接收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化消费向着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定制化的特点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通畅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

  第一、建立群众需求反馈网络。借助现代传播渠道构建高效、便捷、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互动反馈渠道,快速、真实、直接地表达文化需求,形成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简便、透明和高效。

  第二、接地气,近乡土。在重视均等化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的市场服务意识,注重地域性和多样性问题,实现服务的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通过“菜单服务”等文化服务的定向配送方式,实现文化惠民项目、惠民工程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第三、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建立由政府、企业、文化类单位、个人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等多元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通过服务对象直接参与建设运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从前期规划、中期执行和后期考核的完整链条,都能融入群众意愿。

  31、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国内国际不同场合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发表重要论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系列论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以下五点入手。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育人。。引导和鼓励群众了解地方历史人文知识、传承特色民间工艺,帮助群众学、练地方戏曲艺术等,让百姓在参与、传承和创造中满足自身文化需求,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形成承古惠今的文化发展模式。

  第二、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特色文化的保护,推进村镇的民间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皮影等民俗文艺活动,进一步加强村镇的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力度。另一方面,处理好文化遗产中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活化传统文化资源。

  第三、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实现社会传统、文化风俗、信仰、价值观的进一步融合。要在推进老城区建设、农村建设、社区建设中保障“生活有文化”,进一步提升文化氛围,保护和传承民族精神、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品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律保障、建设标准、规模与布局、行政级别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标(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有机结合。通过政府引导,为文化服务发展预留空间,保障“新市民”的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认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利用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来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让传统文化精品融入现代文化产品,创新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展示的技术和手段,创新思想和创新观念,做到文化传承创新的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第五、重视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对外开放,提升文化软实力。从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特色活动、文化精神风貌等角度出发,通过现代服务方式和传播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持续地提升文化内涵,拓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服务,“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32、如何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我国56个民族拥有着各自绚烂夺目的民族文化,许多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生产当中仍然使用着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有针对性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意见》指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开办少数民族语言的频率频道,提高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播映和传输覆盖能力”,破解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听不懂广播、看不懂电视”的难题。

  第二、推动专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继续实施少数民族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及双语出版物的发行和少数民族语言文艺作品的创作。实施“东风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维护新疆稳定,从2007年开始实施,目前处于工程第二期。据统计,“东风工程”二期建设投资总额为11亿元,涵盖了出版物免费赠阅、阅报栏建设、民文出版译制、“扫黄打非·天山工程”监管能力建设等十大项目。

  第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意见》指出,要“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建设”,利用互联网形式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多元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33、如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第一、全民参与。要形成“全民参与”的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民艺术普及、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第二、特色引领。加大基层特色文化产品引领力度,以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只有找准特色,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其中。

  第三,多元带动。培育多元社会文化形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推进红色文化、社区文化、乡土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旅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

  第四,交流互通。各地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群众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国际交流,支持群众文化走出去,形成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34、如何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

  广场文化活动是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和重点抓手,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意义重大。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需要从顶层设计、联动破题、群众自治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应正确看待现有的广场文化活动,通过“管放结合”的形式,对广场活动进行有效引导、扶持规范。

  第二,要社会联动。文化、公安、环保等部门应齐抓共管,联动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参与,为广场文化活动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提供场地、培训、志愿服务等软硬件方面的支持。

  第三,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力量。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广场文化活动档案管理制、登记备案制、挂牌上岗制、星级评定制等相关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进行广场文化活动文明公约的宣传,提高广场文化活动参与者的文明素养。

35、如何推动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对推动群众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和吸引力有着重要作用。如厦门市文化馆结合自身特色,塑造了四大群众文化公益品牌:艺术扶贫工程、“美术大篷车”工程、厦门青年民族乐团文化志愿者服务工程以及“非遗”展演团下农村、进社区工程,成效显著;成都市新都区的“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文化品牌也令人称道,每场活动投入最多1.3万元,远小于其他演艺活动却带动了老百姓的极大热情,撬动了群众大舞台。基层文化品牌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因此《意见》指出,要“实施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以富有时代感的内容形式,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推动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首先要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改变有些地区“广场舞扰民”、“广场变市场”的现状;其次要创新地域特色传统文化,推动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内容焕发新活力;第三要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健身与娱乐、文化相结合;同时,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支持成立各类群众文化团队,以文化团队来带动和规范基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五、 推进融合篇

  36、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

  《意见》指出,要“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必须依靠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从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基地建设、标准化创新等多个层面推进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

  第一、科技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结合。支持公共文化机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关键技术研究,同时,实施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二、依靠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带动。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要求,将公共文化科技创新纳入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第三、标准化促进科技创新。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标准规范,开展文化专用装备、软件、系统的研发应用。

  37、如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科技进步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结合“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通过国家网络建设、信息化建设战略的推进,促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

  第二、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结合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统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构建打造全域化、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并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产品数字化。通过文化产品数字化,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保存期和可获取性,有效提高文化资源供给的速度和便利性。

  第四、提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和保护能力。科学规划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设分布式资源库群,实现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海量公共文化资源的存储、交换与整合。鼓励各地整合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数字文化产品,来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同时,通过数字版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有效保护。

  第五、重视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加快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实现“一站式”服务。对公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公众需求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

  38、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             

  把握新经济、新媒介、新思维带来的传播新常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传播体系势在必行。通过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服务效能,实现服务传播的创新性、开放性。

  第一、创新传播手段,拥抱互联网思维,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传播。把握传播关系的变化和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掌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固定场所、封闭的文化服务传播手段。进一步整合传播媒介,打造全媒体传播网络,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联互通。建立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充分实现不同媒介平台资源的共享。借助数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实现传统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以及社交媒体等全方位发展,拥抱互联网思维,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让公共文化服务伴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真正实现随时服务、随地享用。

  第二、创新传播内容,推动业态升级,实现内容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传播手段,推动内容和功能集约化、现代化。创新传播内容,通过数字技术等对传统的公共服务内容和资源进行改造升级,推进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实现业态创新;通过现代传播实现全业态内容的覆盖,充分利用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卫星网络等现代传输渠道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资源的传播;通过现代传播普及公共文化服务权责,广泛宣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全社会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原则、内容、要点和创新之处,明确基本文化权益和服务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和文化志愿服务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第三、构建多元传播主体,创新治理模式。现代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具有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定制化的特点。要积极面对信息传播格局的转变,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传播主体格局,将社会力量引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体系,形成政府、个人、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与平衡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确保传播导向,实现主流渠道、民营企业、文化类单位、个人广泛参与,多屏传播、多终端接收,权威媒体与自媒体结合,非营利性与专业化经营相结合,社会管理与人文营造相结合,有效推动基层文化服务普惠大众。

  第四、注重传播效能,推进双向互动,完善考评机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之路,对建设与管理效果提出了新的评估考核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性,接触规模和人群覆盖的广泛性,推动服务的普及率。推动内容和功能集约化,整合文化服务资源,以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和整体效能,实现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在重视均等化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的市场服务意识,注重地域性和多样性问题,实现服务的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保障服务到达率;借助现代传播渠道构建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互动反馈机制,通过网络便捷、快速、真实、直接地表达文化需求,形成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简便、透明和高效。

六、创新体制篇

  39、如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建立?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建立,必须立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这就要求:

  第一、提高党委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协调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组织、执行、督察、考评、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

  第二、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的重要作用。由文化部门牵头,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制定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规划、标准以及重大政策。

  第三、完善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机制。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并加大项目资源整合力度,对已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统一规划,项目增量部分,在协调机制框架下予以安排。

  第四、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团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吸纳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破除部门壁垒,逐步建立起统一、高效、制度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机制。

  40、如何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

  “坚持共建共享”是《意见》中的五个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的必然要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在制度上保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在顶层设计层面,立足实际,完善地方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

  第二、通过项目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可通过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供给、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建设等项目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第三、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重点发挥试点的先行先试作用,指导基层党委政府更好地发挥统筹作用。要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目前,文化部正在推进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试点,确定了10个国家级试点,以探索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统筹建设。

  41、如何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骨干作用?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提供公益文化服务的主要载体。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意见》再次强调要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当前要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核心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理顺政府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性。

  第二、强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

  第三、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利用自身优势,认真研究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增加自身发展的活力与竞争力。

  42、如何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是指通过政企分开、管办分开的办法,解除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具体管理的职责,使文化事业单位具有依法独立运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力,主要包括用人、收入分配、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落实法人自主权,关键是要在事业单位建立决策层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架构,并配套建立一系列激励和约束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决策监督机构。理事会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负责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监督本单位的运行。因此,要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事业单位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自我决策和监督能力。

  第二、明确管理层权力与职责。管理层是理事会的执行机构,由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组成,对理事会负责,按照理事会决议独立自主履行日常业务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职责,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管理层是决策和具体事务的执行者,也是落实和体现法人自主权的重要环节。

  第三、制定事业单位章程。事业单位章程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载体和理事会、管理层的运行规则,也是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章程应当明确理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由理事会通过,并经举办单位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备案。事业单位章程是落实法人自主权的重要保障。

  第四、完善基本监管制度。要完善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监督等基本制度,强化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约束与激励;同时应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法人自主权的有效实现和公益性服务目标的切实完成。

  43、如何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

  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是畅通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渠道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必要举措。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可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第一、创新基层公共文化管理机制。要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

  第二、注重培育民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参与意识。凝聚民众公共精神,引导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维护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参与权和自主权。

  第三、畅通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见反馈渠道。完善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自下而上的表达机制,提高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参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纳入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决策范畴。

  第四、统筹资源,共同参与基层文化的管理和服务。调动驻村(社区)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力量,形成多元联动格局。鼓励、引导农民和社区居民自办文化,建设社区、乡村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机构,开发独特文化资源,丰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

  第五、扎实推进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基层社区服务网格进行管理,积极招募、培训文化志愿者,开展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培育城乡社区互助文化,营造社区和谐环境。

  44、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

  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要保障文化民生的有效推动,保障公共文化消费得以广泛实现,并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管的完善体系。

  第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体系。转变文化政绩观,建立以价值和效能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指标。以区域文化价值体系的传承效果,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建设及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延续城市文脉和城市精神的效果作为考核标准,将公共文化服务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与负责人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益性文化单位、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情况、不同群体对服务的满意度等纳入考核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开展文化馆(站)、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国家重点美术馆评估定级工作,提高行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云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第三、建立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文化管理与服务要实现政府、社会力量、企业和个人等的多方参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能力,因此要构建以多元参与为导向的考核机制。

  45、如何建立客观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

  客观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实际上是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方式的创新。

  第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标准,针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公共文化机构的履职情况、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情况等,建立一套评价标准。

  第二、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需求反馈网络。借助现代传播渠道构建高效、便捷、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互动反馈渠道,快速、真实、直接地表达文化需求,形成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简便、透明和高效。

  第三、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保证评价科学性和公平性。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绩效评估,避免政府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

七、 加大保障篇

  46、如何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制度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缩小区域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促进我国各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均等化、尤其是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着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基层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要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制度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明确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加大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转移支付力度,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财力保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基层并重点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努力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规范公共文化专项转移支付,调整优化专项转移支付结构。建立严格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准入机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完善专项转移支付监督体系。

 

  47、如何理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是推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进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

  第一、公共文化管理部门要树立市场思维,明晰政府的角色定位,以“采购”代替“生产”,以“资助”代替“投资”,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种主体、多样渠道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格局。

  第二、要创新投入方式,通过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例如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支持民营文化企业、文化类社会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采购目录。

  第三、要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开展绩效评价,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社会效益最大化。

  48、如何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创新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人员编制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此次《意见》指出,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要求,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并根据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意见》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社会参与。随着市场机制引入,社会文化人才的参与必然成为重要的人才力量。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应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 

  第三、处理好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关系。人才培养和供给对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具有基础性作用。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同时,稳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训,建立培训上岗制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第四、处理好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为公共文化人才提供基本保障。面对现在文化人才的多元化物质文化需求,奖励制度应该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第五、处理好在编文化人才与乡土文化人才之间的关系。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结合实际和财力做到专编专岗的同时,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有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为满足公共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

  49、如何理解“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见》提出“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意义重大。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国民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观教育和稳定的人才培育体系,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为公共文化人才供给提供思想和能力双重保障。

  从现状来看,全国大学尚无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仅有个别院校设置了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公共文化相关专业,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图书情报、艺术管理等专业。《意见》提出“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为职高、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各层次人才培养,开辟一个以研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全新方向。

  50、如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

  法制作为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强制性的社会规范,是实现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要立法先行,并将文化立法作为重点立法领域。《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将公共文化服务法制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要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以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法律、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主干,以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为补充的完备的、与时俱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

  第一、坚持正确的立法导向,以宪法为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保持文化活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第二、紧抓《意见》出台的政策机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早日出台。

  第三、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的平台作用,统筹推进《公共图书馆法》、《古籍保护条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

  第四、推动立法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鼓励地方政府解放思想、积极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立法探索,加快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法律规范,并从地方立法实践当中总结一般性规律为国家重大法律法规的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立法与文化体制改革决策的衔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发展的要求,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做到重大文化改革于法有据。

分享到:
(纠错电话:0551-63608296)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隐私说明
主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   承办单位:betvlctor伟德官网办公室
技术支持:安徽智农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2号楼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1379  电话:0551-63608296